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默契

拼音

mò qì

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mò的字 拼音为qì的字 拼音为mo的字 拼音为qi的字

基础解释

1.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配合~。 2.秘密的条约或口头协定。

详细解释

  1. 暗相契合。

    宋 苏舜钦 《处州照水堂记》:“二君默契,遂亡异趣,是政之所起,故自有乎先后。” 明 张居正 《贺灵雨表四》:“精诚默契於苍穹,膏泽久覃於黎庶。” 沈从文 《菜园》:“只能心印默契,不可言传。”

  2. 秘密的条约或口头协定。

    钱基博 《辛亥江南光复实录》:“而 苏州 民党 朱熙 、 朱廷炬 、 彭翼东 三人者,至 上海 ,造 燮和 ,言 程德全 有默契,可以无虞援师之至也。” 毛泽东 《质问国民党》:“你们的这样许多言论行动,既然和敌人 汉 奸的所有这些言论行动一模一样,毫无二致,毫无区别,怎么能够不使人们疑心你们和敌人 汉 奸互相勾结,或订立了某种默契呢?”

  3. 秘密约定。

    茅盾 《子夜》二:“ 日本 报上还说某人已经和北方默契,就要倒戈。”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默契-中華語文大辭典

默契默契ㄇㄛˋ ㄑ丨ˋmòqì1.形容無須用言語表達,彼此就能心領神會。[例]只能心印~,不可言傳∣經過一段時間磨合,我們之間很快就非常有~。2.祕密的約定;口頭的協定。[例]達成某種~。

默契-汉语大词典

默契1.暗相契合。
●宋苏舜钦《处州照水堂记》:“二君默契,遂亡异趣,是政之所起,故自有乎先后。”
●明张居正《贺灵雨表四》:“精诚默契于苍穹,膏泽久覃于黎庶。”
●沈从文《菜园》:“只能心印默契,不可言传。”
2.秘密的条约或口头协定。
●钱基博《辛亥江南光复实录》:“而苏州民党朱熙、朱廷炬、彭翼东三人者,至上海,造燮和,言程德全有默契,可以无虞援师之至也。”
●毛泽东《质问国民党》:“你们的这样许多言论行动,既然和敌人汉奸的所有这些言论行动一模一样,毫无二致,毫无区别,怎么能够不使人们疑心你们和敌人汉奸互相勾结,或订立了某种默契呢?”
3.秘密约定。
●茅盾《子夜》二:“日本报上还说某人已经和北方默契,就要倒戈。”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mò qì

1、虽然我们是第一次合作,但彼此合作得很默契。

2、友谊是穿越人海,互视对方双眼的默契,是不期而遇的缘分。

3、误会割断了默契的脉搏,使人们之间的微妙关系,不再散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

4、她们热情万分,默契十足的与舞伴迈着优雅的步子。

5、这次足球赛,由于我们班的队员配合默契,终于取得冠军。

6、友谊是精神的默契,心灵的相通,美德的结合。

7、合作是友谊的纽带,代表着一种协和与默契,一种荣辱同担的决心。

8、诚信是心灵与心灵间最默契的对话。

9、那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是别人体会不到的。

10、爱情是两个亲密的灵魂在生活及忠实,善良,美丽事物方面的和谐与默契。

11、他们四个人在辩论赛中配合默契,终于赢得了比赛。

12、由于配合默契,他俩在男子乒乓球双打比赛中夺取了冠军。

13、他们俩在晚会上一唱一和,配合得十分默契。

14、他俩搭配演出的默契,真可说是天衣无缝。

15、他们之间似乎有某种默契。

16、在工作中他俩配合默契。

17、两小小组配合默契,步调一致,任务完成得很好。

18、一场球赛能否取胜,关键在于全队的齐心协力与配合默契。

19、他们俩人在台上一唱一和,配合得十分默契,博得观众阵阵掌声。

20、这次他俩一吹一唱,配合得很默契,使谈判有了突破性进展。

21、和谐美,顾名思义就是就是相互尊重包容和默契。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mò qì

1、[理解]lǐ jiě

懂;了解:互相~。加深~。~文件精神。你的意思我完全~。

反义词

mò qì

1、[分歧]fēn qí

1.(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点。意见~。 2.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的地方:存在~。消除~。

相关字词

默契的反义词 默契的近义词 默契的同音词 心有灵犀 要言 心灵相通 他俩 尽在不言中 意领神会 密约 意在言外 默契的默是什么意思 默契的契是什么意思

大家都在搜

  • 默契的词语
  • 默能组什么词
  • 默能组什么词语
  • 默可以组什么词
  • 默可以组什么词语
  • 默字可以组什么词
  • 默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默字能组什么词
  • 默字能组什么词语
  • 默字开头的成语
  • 默字结尾的成语
  • 契能组什么词
  • 契能组什么词语
  • 契可以组什么词
  • 契可以组什么词语
  • 契字可以组什么词
  • 契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契字能组什么词
  • 契字能组什么词语
  • 契字开头的成语
  • 契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