黉舍
拼音
hóng shè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hóng的字 拼音为shè的字 拼音为hong的字 拼音为she的字基础解释
校舍。亦借指学校。《宋书·臧焘徐广傅隆传赞》:“艺重当时,所居一旦成市,黌舍暂启,著録或至万人。”宋 范成大《送子文杂言》诗:“城东黌舍有佳人,邂逅使我加餐食。”明 谢肇淛《五杂俎·人部四》:“今之释教,殆遍天下。琳宇梵宫,盛於黌舍;唪诵呪唄,嚣於弦歌。”郭沫若《东风集·<咏福建·咏厦门高集海堤>》:“金门 晴靄外,黌舍碧波中。”详细解释
校舍。亦借指学校。
《宋书·臧焘徐广傅隆传赞》:“艺重当时,所居一旦成市,黌舍暂启,著録或至万人。” 宋 范成大 《送子文杂言》诗:“城东黌舍有佳人,邂逅使我加餐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今之释教,殆遍天下。琳宇梵宫,盛於黌舍;唪诵呪唄,嚣於弦歌。” 郭沫若 《东风集·<咏福建·咏厦门高集海堤>》:“ 金门 晴靄外,黌舍碧波中。”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黉舍-汉语大词典黉舍校舍。亦借指学校。
●《宋书·臧焘徐广傅隆传赞》:“艺重当时,所居一旦成市,黉舍暂启,著录或至万人。”
●宋范成大《送子文杂言》诗:“城东黉舍有佳人,邂逅使我加餐食。”
●明谢肇浙《五杂俎·人部四》:“今之释教,殆遍天下。琳宇梵宫,盛于黉舍;唪诵咒呗,嚣于弦歌。”
●郭沫若《东风集·<咏福建·咏厦门高集海堤>》:“金门晴霭外,黉舍碧波中。”
同:黌舍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hóng shè
1、[学塾]xué shú
私塾。
2、[学校]xué xiào
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系统教育的机构。
3、[书院]shū yuàn
中国古代的一种学术机构和学校。始于唐代,原为皇室所设,掌管校勘经籍、征集遗书、辨明典章、给皇帝讲解经典史籍等工作。五代各地始建书院。宋代大盛,官府和私人都能开设,均聘请名流,广招生徒,变成读书讲学的场所。明清以来又多成为准备科举考试的地方。清末废科举后,大都改为学堂。
4、[私塾]sī shú
中国旧时一种私人办的学校。多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名贤集》及四书、五经等为课本,对学生进行个别教学,无一定的学习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