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旗
拼音
huáng qí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huáng的字 拼音为qí的字 拼音为huang的字 拼音为qi的字基础解释
1.黄色的旗帜。古代军中用旗。《墨子·旗帜》:“守城之法,木为苍旗,火为赤旗,薪樵为黄旗,石为白旗。”亦为大将的军旗。《尉缭子·经卒令》:“中军黄旗,卒戴黄羽。”宋 陆游《送汤岐公镇会稽》诗:“黄旗高十丈,大舟凌虚空。”《水浒传》第七八回:“黄旗按中央戊己,镇太将臺,散乱金霞。”《说岳全传》第五三回:“你可同 王贵、张显 领兵三千,都是黄旗黄甲,从北方杀入接应。” 2.黄色的旗帜。指天子的仪仗之一。唐 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江浦 黄旗,匡復之功何远。”明 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诗:“黄旗入 洛 竟何样,銕锁横 江 未为固。” 3.古代指表示王气所在的祥瑞。《文选·谢朓<始出尚书省>诗》:“青精翼紫軑,黄旗映朱邸。”李周翰 注:“青精,星也。黄旗,瑞云也,皆王者将兴之符应也。紫軑,天子车也。朱邸,明帝 所居。谓青精辅车,黄旗映於帝宅,此谓 明帝 将即位之时瑞也。”唐 欧阳詹《曲江池记》:“紫葢凝而不散,黄旗鬱以常在,实陶钧之至,造化之功。”宋 王安石《金陵怀古》诗之四:“黄旗已尽年三百,紫气空收剑一双。”详细解释
黄色的旗帜。古代军中用旗。
《墨子·旗帜》:“守城之法,木为苍旗,火为赤旗,薪樵为黄旗,石为白旗。”亦为大将的军旗。《尉缭子·经卒令》:“中军黄旗,卒戴黄羽。” 宋 陆游 《送汤岐公镇会稽》诗:“黄旗高十丈,大舟凌虚空。”《水浒传》第七八回:“黄旗按中央戊己,镇太将臺,散乱金霞。”《说岳全传》第五三回:“你可同 王贵 、 张显 领兵三千,都是黄旗黄甲,从北方杀入接应。”
黄色的旗帜。指天子的仪仗之一。
唐 骆宾王 《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江浦 黄旗,匡復之功何远。” 明 高启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诗:“黄旗入 洛 竟何样,銕锁横 江 未为固。”
古代指表示王气所在的祥瑞。
《文选·谢朓<始出尚书省>诗》:“青精翼紫軑,黄旗映朱邸。” 李周翰 注:“青精,星也。黄旗,瑞云也,皆王者将兴之符应也。紫軑,天子车也。朱邸, 明帝 所居。谓青精辅车,黄旗映於帝宅,此谓 明帝 将即位之时瑞也。” 唐 欧阳詹 《曲江池记》:“紫葢凝而不散,黄旗鬱以常在,实陶钧之至,造化之功。” 宋 王安石 《金陵怀古》诗之四:“黄旗已尽年三百,紫气空收剑一双。”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黄旗-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黄旗
【出典】 《三国志》卷四十八《吴书·孙皓传》:“三年春正月晦,皓举大众出华里……乃还。”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初丹杨刁玄使蜀,得司马徽与刘虞论运命历数事。玄诈增其文以诳国人曰:‘黄旗紫盖见于东南,终有天下者,荆、扬之君乎。’又得中国降人,言寿春下有童谣曰‘吴天子当上’。皓闻之,喜曰:‘此天命也。’”
【释义】 三国时,吴末帝孙皓曾相信“黄旗、紫盖”见于东南,是自己将成天子之兆。这一幻想被事实粉碎。
【例句】 空糊赪壤真何益,欲举黄旗竟未成。(李商隐《览古》6206)这里以“举黄旗未成”喻指李训郑注谋除宦官的甘露事变遭到失败。
黄旗1.黄色的旗帜。古代军中用旗。
●《墨子·旗帜》:“守城之法,木为苍旗,火为赤旗,薪樵为黄旗,石为白旗。”亦为大将的军旗。
●《尉缭子·经卒令》:“中军黄旗,卒戴黄羽。”
●宋陆游《送汤岐公镇会稽》诗:“黄旗高十丈,大舟凌虚空。”
●《水浒传》第七八回:“黄旗按中央戊己,镇太将台,散乱金霞。”
●《说岳全传》第五三回:“你可同王贵、张显领兵三千,都是黄旗黄甲,从北方杀入接应。”
2.黄色的旗帜。指天子的仪仗之一。
●唐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
●明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诗:“黄旗入洛竟何样,铁锁横江未为固。”
3.古代指表示王气所在的祥瑞。
●《文选·谢朓<始出尚书省>诗》:“青精翼紫轪,黄旗映朱邸。”
李周翰注:“青精,星也。黄旗,瑞云也,皆王者将兴之符应也。紫轪,天子车也。朱邸,明帝所居。谓青精辅车,黄旗映于帝宅,此谓明帝将即位之时瑞也。”
●唐欧阳詹《曲江池记》:“紫盖凝而不散,黄旗郁以常在,实陶钧之至,造化之功。”
●宋王安石《金陵怀古》诗之四:“黄旗已尽年三百,紫气空收剑一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