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酒垆
拼音
huáng gōng jiǔ lú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huáng的字 拼音为gōng的字 拼音为jiǔ的字 拼音为lú的字 拼音为huang的字 拼音为gong的字 拼音为jiu的字 拼音为lu的字基础解释
垆:酒肆放置酒坛的土台子,借指酒店,酒馆。又见到了黄公开的那个酒馆。比喻人见景物,而哀伤旧友,或作为伤逝忆旧之辞。详细解释
- 【解释】:垆:酒肆放置酒坛的土台子,借指酒店,酒馆。又见到了黄公开的那个酒馆。比喻人见景物,而哀伤旧友,或作为伤逝忆旧之辞。
-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王浚冲为尚书令,著公服,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今日视虽近,邈若山河。’”
按字解释
黄公:泛指卖酒者。
酒垆:卖酒处安置酒瓮的砌台。亦借指酒肆、酒店。
词典解释
黄公酒垆-汉语大词典黄公酒垆魏晋时王戎与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会饮之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王浚冲﹞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此垆。竹林之游,亦预其末。自嵇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后诗文常以“黄公酒垆”指朋友聚饮之所,抒发物是人非的感叹。
●宋梅尧臣《正月二十七日江邻几等邀饮于定力院》诗:“似过黄公酒垆下,嵇阮不见脩竹中。”
●元马谦斋《快活三过朝天子四边静·春》曲:“近黄公酒垆,诵坡仙乐府,直吃到月转垂杨树。”
●清余怀《板桥杂记·轶事》:“钱虞山题三老图诗,末句云:‘秦淮烟月经游处,华表归来白鹤知。’不胜黄公酒垆之叹。”
黄公酒垆
【拼音】:huáng gōng jiǔ lú
解释
垆:酒肆放置酒坛的土台子,借指酒店,酒馆。又见到了黄公开的那个酒馆。比喻人见景物,而哀伤旧友,或作为伤逝忆旧之辞。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王浚冲为尚书令,著公服,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今日视虽近,邈若山河。’”
示例
山阳笛声之感,~之忆,为之悠悠上心。 ★元·戴表元《剡源集·题萧子西诗卷后》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指朋友聚会的场所
成语故事
西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尚书令王戎穿着华贵的衣服,乘车经过当时有名的黄公酒垆,这是他与嵇康、阮籍他们以前经常畅饮的地方,不禁感慨万分,心中也十分悲伤,就对身后客人说:“嵇康夭折,阮籍亡故,我被俗务缠身,再也不能一起喝酒了。”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王浚冲为尚书令,著公服,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今日视虽近,邈若山河。’引证
唐-卢照邻--《哭明堂裴簿》诗:黄公酒垆处,青眼竹林前。
宋-何梦桂--《何梅境诗序》:三复感怆,重赋角弓,盖不特如黄公酒垆念旧而已。
清-陶元藻--《张雨村湖上游草序》:昨岁葺庐数椽于西湖北山下,林岫依然,烟波如故,惜历鲁诸君子凋丧无一存者,已不胜黄公酒垆之感。
宋-梅尧臣--《正月二十七日江邻幾等邀饮于定力院》诗:似过黄公酒垆下,嵇阮不见修竹中。
清-余怀--《板桥杂记·轶事》:钱虞山题三老图诗,末句云:“秦淮烟月经游处,华表归来白鹤知。”不胜黄公酒垆之叹。
元-戴表元--《剡源集·题萧子西诗卷后》:山阳笛声之感,黄公酒垆之忆,为之悠悠上心。
宋-苏轼--《栾城集·一六·雪中访王定国感旧》:相逢却说十年事,往事皆非隔生死……兰亭俯仰迹已陈,黄公酒垆愁杀人。
唐-陆龟蒙--《和袭美春夕酒醒》:几年无事傍江湖,醉倒黄公旧酒垆。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
元-赵孟频--《(元)赵孟频集·四·送张仲实还杭州》:瘦骨映秋水,青眼视晴云。黄公酒垆侧,王令为书裙。
故事
唐-卢照邻--《哭明堂裴簿》诗:黄公酒垆处,青眼竹林前。
宋-何梦桂--《何梅境诗序》:三复感怆,重赋角弓,盖不特如黄公酒垆念旧而已。
清-陶元藻--《张雨村湖上游草序》:昨岁葺庐数椽于西湖北山下,林岫依然,烟波如故,惜历鲁诸君子凋丧无一存者,已不胜黄公酒垆之感。
宋-梅尧臣--《正月二十七日江邻幾等邀饮于定力院》诗:似过黄公酒垆下,嵇阮不见修竹中。
清-余怀--《板桥杂记·轶事》:钱虞山题三老图诗,末句云:“秦淮烟月经游处,华表归来白鹤知。”不胜黄公酒垆之叹。
元-戴表元--《剡源集·题萧子西诗卷后》:山阳笛声之感,黄公酒垆之忆,为之悠悠上心。
宋-苏轼--《栾城集·一六·雪中访王定国感旧》:相逢却说十年事,往事皆非隔生死……兰亭俯仰迹已陈,黄公酒垆愁杀人。
唐-陆龟蒙--《和袭美春夕酒醒》:几年无事傍江湖,醉倒黄公旧酒垆。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
元-赵孟频--《(元)赵孟频集·四·送张仲实还杭州》:瘦骨映秋水,青眼视晴云。黄公酒垆侧,王令为书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