鹴裘
拼音
shuāng qiú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shuāng的字 拼音为qiú的字 拼音为shuang的字 拼音为qiu的字基础解释
即鷫鸘裘。详细解释
即鷫鸘裘。
唐 胡宿 《雪》诗:“日高独拥鸘裘卧,谁乞 长安 取酒金。” 明 徐渭 《次张长治韵》:“自古阴晴谁料得,莫辞连夜典鸘裘。” 清 方文 《访孙豹人不遇因题其壁》诗:“虽乏沽酒钱,鸘裘犹未敝。”参见“ 鷫鸘裘 ”。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鹔鹴裘-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鹔鹴裘
【出典】 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 “司马相如初与文君还成都,居贫愁懑,以所著鹔鹴裘就市人杨昌贳酒,与文君为欢。”
【释义】 鹔鹴,鸟名,雁类的一种。以鹔鹴鸟羽做成的裘衣称鹔鹴裘。相传是司马相如的衣服。
【例句】 题新句,感旧游,尘满鹔鹴裘。(张可久小令〔商调·梧叶儿〕《旅思》)用司马相如不得意的典故,形容自己仕途的困顿。
鹔鹴裘鹔鹴换醉、鹔袍醉红娇
【出典】 见“相如酒渴对文君”条。
【释义】 鹔鹴(又作“鹔”)裘,是古时一种以鹔鹴鸟的羽毛所制之裘。汉代司马相如贫困时,曾用所穿的鹔鹴裘向市人换酒,与妻子卓文君为欢。后因用为咏文士生活的典故。
【例句】 ①归来定解鹔鹴裘,换时应倍骅骝价。(贺铸《晕眉山》[镜晕眉山]507)这里借“鹔鹴换酒”事描写男子对女方的钟情。②鹔鹴换得文君醉,暖和一团春意。(毛滂《破子》[酒美]690)这里用司马相如鹔鹴换酒一典,以咏文士的风流生活。③尊空客满,纵有鹔鹴无处换。(谢《减字木兰花·中秋》704)这里变化运用鹔鹴换酒一典,形容宴席上客多兴豪,把所有的酒都喝光了。④南山客,东山妓,蒲萄酒,鹔鹴裘。(高似孙《金人捧露盘·送范东叔给事帅维扬》2269)这里用“鹔鹴裘”作为文士风流落拓生涯的泛称。⑤尘暗鹔鹴裘,针线曾劳玉指柔。(孙惟信《南乡子》[璧月小红楼]2484)这里用鹔鹴裘作为男女恋情深挚的象征。⑥白鱼不负鸬鹚杓,青簑不减鹔鹴裘。(方岳《最高楼·壬寅生日》2848)这里借青簑衣与鹔鹴裘两种各有代表性的衣着的对比,表达作者对于朴素自然的渔樵生活的热爱。 ⑦身轻不要鹔袍,醉红娇。(无名氏《贺圣朝影·冬》3837)这里用“鹔鹴换酒”典以写文人冬日醇酒美人的放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