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翼
拼音
hóng y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hóng的字 拼音为yì的字 拼音为hong的字 拼音为yi的字基础解释
1.鸿鹄的羽翼。 2.比喻俊逸之才。 3.金官署名。详细解释
鸿鹄的羽翼。
汉 扬雄 《太玄·翕》:“次六:黄心鸿翼,翕于天。测曰:黄心鸿翼,利得辅也。” 司马光 集注:“君子以中庸为心,辅之者众,如傅鸿翼,其高飞无不至矣。” 唐 宋申锡 《义成军节度李公德政碑铭序》:“鸿翼将摶於九霄,驥足未展於千里。”
比喻俊逸之才。
《北史·文苑传序》:“于时 陈郡 袁翻 ……彫琢琼瑶,刻削杞梓,并为龙光,俱称鸿翼。”
金 官署名。
《宣和遗事》后集:“ 金 人之鸿翼乃大朝之鸿臚也。”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鸿翼-汉语大词典鸿翼1.鸿鹄的羽翼。
●汉扬雄《太玄·翕》:“次六:黄心鸿翼,翕于天。测曰:黄心鸿翼,利得辅也。”
司马光集注:“君子以中庸为心,辅之者众,如傅鸿翼,其高飞无不至矣。”
●唐宋申锡《义成军节度李公德政碑铭序》:“鸿翼将抟于九霄,骥足未展于千里。”
2.比喻俊逸之才。
●《北史·文苑传序》:“于时陈郡袁翻……雕琢琼瑶,刻削杞梓,并为龙光,俱称鸿翼。”
3.金官署名。
●《宣和遗事》后集:“金人之鸿翼乃大朝之鸿胪也。”
小白鸿翼
【出典】 《管子·霸形》:“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贰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按:齐桓公名小白。
【释义】 春秋时齐桓公(小白)曾以鸿翼为喻,将管仲视为可助己成就霸业的辅佐之臣。后世用作咏君臣遇合的典故。
【例句】 小白鸿翼于夷吾,刘葛鱼水本无二。(李白《君道曲》1694)这里是用以咏君臣相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