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和
拼音
míng hé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míng的字 拼音为hé的字 拼音为ming的字 拼音为he的字基础解释
1.鸣声谐和的车铃。 2.鸣声应和。详细解释
鸣声谐和的车铃。
《文选·陆机<前缓歌声>》:“羽旗栖琼鑾,玉衡吐鸣和。” 李善 注:“ 郑玄 《周礼》注曰:‘鑾、和,皆以金为铃也。’ 应劭 《汉书》注曰:‘鑾在軾,和在衡。’”
鸣声应和。
明 赵于礼 《溉园记·中秋烧香》:“怎能得玉斧伐为柯,怎能得簫凤共鸣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三生》:“方将施刑, 兴 不满志,戛然大号;两墀诸鬼,万声鸣和。”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鸣和-汉语大词典鸣和(I)鸣声谐和的车铃。
●《文选·陆机<前缓歌声>》:“羽旗栖琼銮,玉衡吐鸣和。”
李善注:“郑玄《周礼》注曰:‘銮、和,皆以金为铃也。’应劭《汉书》注曰:‘銮在轼,和在衡。’”
鸣和(II)鸣声应和。
●明赵于礼《溉园记·中秋烧香》:“怎能得玉斧伐为柯,怎能得箫凤共鸣和。”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三生》:“方将施刑,兴不满志,戛然大号;两墀诸鬼,万声鸣和。”
鸣和鸾谓车行鸾和相鸣应。五种驾车马的技术之一。
●《周礼·地官·保氏》“四曰五驭”郑玄注引汉郑司农曰:“五驭,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贾公彦疏:“‘鸣和鸾’者,和在式,鸾在衡。案《韩诗》云:‘升车则马动,马动则鸾鸣,鸾鸣则和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