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竿
拼音
jī gā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jī的字 拼音为gān的字 拼音为ji的字 拼音为gan的字基础解释
亦作“鷄竿”。一端附有金鸡的长竿。古代多于大赦日树立。详细解释
亦作“鷄竿”。一端附有金鸡的长竿。古代多于大赦日树立。
《新唐书·百官志三》:“赦日,树金鸡於仗南,竿长七丈,有鸡高四尺,黄金饰首,衔絳幡长七尺,承以綵盘,维以絳绳,将作监供焉。” 唐 许浑 《正元》诗:“高揭鸡竿闢帝閽,祥风微暧瑞云屯。”后用为赦罪之典。 清 余京 《毕孝子宁古塔负祖父骨归里》诗:“鸡竿明詔下鰲禁,忽许枯骼还山邱。” 清 周亮工 《儿子南来寿格移尊过慰静一老人同赋二月十六日诗》:“鷄竿唱彻人争听,鸦室声寒我独悲。”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鸡竿-汉语大词典鸡竿一端附有金鸡的长竿。古代多于大赦日树立。
●《新唐书·百官志三》:“赦日,树金鸡于仗南,竿长七丈,有鸡高四尺,黄金饰首,衔绛幡长七尺,承以彩盘,维以绛绳,将作监供焉。”
●唐许浑《正元》诗:“高揭鸡竿辟帝阍,祥风微暧瑞云屯。”后用为赦罪之典。
●清余京《毕孝子宁古塔负祖父骨归里》诗:“鸡竿明诏下鳌禁,忽许枯骼还山邱。”
●清周亮工《儿子南来寿格移尊过慰静一老人同赋二月十六日诗》:“鸡竿唱彻人争听,鸦室声寒我独悲。”
鸡竿
【出典】 唐·元稹《元稹集》卷二七《郊天日五色祥云赋》:“臣稹咏霈泽于鸡竿之前,伫斯云散之为五采之湛露。”《新唐书》卷四八《百官志》:“赦日,树金鸡于仗南,竿长七丈,有鸡高四尺,黄金饰首,衔绛幡长七尺……击㧏鼓千声,集百官、父老、囚徒。”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下赦》:“车驾登宣德楼。……须臾击柝之声,旋立鸡竿,约高十数丈,竿尖有一大木盘,上有金鸡,口衔红幡子,书皇帝万岁字。”参见“金鸡”条。
【释义】 唐、宋沿用北齐旧制,宣布大赦时,设鸡竿,悬饰金之鸡。诗词中常用“鸡竿”咏大赦。
【例句】 ①鹤书飞下,鸡竿高耸,恩霈均寰寓。(柳永《御街行·圣寿》22)这里用以描述皇帝生日颁布大赦。②鸡竿双凤阙,肆颁宣、恩动荣光。(曹勋《凤箫吟·郊祀庆成》1220)这里用来描写皇帝郊祭后颁布大赦。③鸡竿高唱恩书下,惠露匝中区。(洪适《隆兴二年南郊鼓吹曲·正宫导引》[重华天子]1390)这里用来称颂天子郊祀后颁布大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