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吊山
拼音
niǎo diào shā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niǎo的字 拼音为diào的字 拼音为shān的字 拼音为niao的字 拼音为diao的字 拼音为shan的字基础解释
山名。在今 云南省 大理县 上关 花甸坝。详细解释
山名。在今 云南省 大理县 上关 花甸坝 。
明 杨慎 《白王庄》诗:“ 鸟吊山 前禾黍香,路人云是 白王庄 。” 明 杨慎 《云南山川志·凤羽山》:“ 凤羽山 在 浪穹县 西南三十里,旧名 罗浮山 ,相传 蒙氏细奴逻 兴时,有凤翔於此,故名 凤羽 。后凤死。每岁冬,众鸟哀吊其上,故又名 鸟吊 。”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鸟吊山-汉语大词典鸟吊山山名。在今云南省大理县上关花甸坝。
●明杨慎《白王庄》诗:“鸟吊山前禾黍香,路人云是白王庄。”
●明杨慎《云南山川志·凤羽山》:“凤羽山在浪穹县西南三十里,旧名罗浮山,相传蒙氏细奴逻兴时,有凤翔于此,故名凤羽。后凤死。每岁冬,众鸟哀吊其上,故又名鸟吊。”
鸟吊山
①李缵绪《白族文学史略》略云,昔有凤凰,飞止于罗坪山之天马山上,见山花烂漫,树木葱郁,遂栖息于此。百鸟闻凤凰栖此,每至秋日,皆从四方来朝凤凰,凤凰均善待之。欢歌漫舞,累日不息。某年秋,百鸟复来朝。方歌舞欢乐之际,天忽降大雾,百鸟受冻欲僵。凤凰不忍百鸟受冻,乃拔己身上羽以衣百鸟,令其速去。百鸟去后,凤凰已身无一羽,不能飞度此山,终冻死于白雪皑皑之天马山上。众鸟闻凤凰死,每至秋日,皆千百为群,飞来吊之。后因更名此山曰鸟吊山。②《白族民间故事·鸟吊山和彩凤桥》略云,昔洱源东天马山下,有白族人所居寨,有少年名春生,与同村姑娘桂花相爱,双方父母亦乐之,正欲为其行婚礼。忽有豪吏悦桂花色,遣人劫至衙中,欲以为妾。桂花誓死不从,被囚土牢。春生闻讯,夜持剑救桂花,同逃至茈碧湖。官兵追至,又逃上天马山。官兵复追上此山。视无计可脱,乃双双缢死于山上。二人死后,从其尸中飞出一凤一凰,经洱源坝时,落其一羽,后人因名此坝曰凤羽坝;复过河,又名所过之河曰凤羽河。凤凰更往西飞,至罗平最高峰时,突降大雪,遂双双冻死于此山上。凤凰为鸟中之王,百鸟闻之,皆来吊唁,人因名此山曰鸟吊山。各寨青年追念春生与桂花,乃于鸟吊山下小河上,以五彩石造桥,名之曰彩凤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