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髀
拼音
kuān b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kuān的字 拼音为bì的字 拼音为kuan的字 拼音为bi的字基础解释
1.胯骨与股骨。 2.比喻互相勾结、势力强大的诸侯王。语出《汉书·贾谊传》:“今诸侯王皆众髖髀也,释斤斧之用,而欲婴以芒刃,臣以为不缺则折。”唐李德裕《请尊宪宗章武孝皇帝为不迁庙状》:“自天宝以后,兵宿中原,强侯缔交,髖髀甚众。”宋司马光《和钱学士呈邵兴宗》:“蒹葭自幸犹依玉,髖髀何能学奏刀。”详细解释
胯骨与股骨。
《汉书·贾谊传》:“至於髖髀之所,非斤则斧。” 颜师古 注:“髀,股骨也。髖,髀上也。言其骨大,故须斤斧也。髖音宽。髀音陛。又音必尔反。”亦指臀部与大腿。
比喻互相勾结、势力强大的诸侯王。语出《汉书·贾谊传》:“今诸侯王皆众髖髀也,释斤斧之用,而欲婴以芒刃,臣以为不缺则折。” 唐 李德裕 《请尊宪宗章武孝皇帝为不迁庙状》:“自 天宝 以后,兵宿中原,强侯缔交,髖髀甚众。” 宋 司马光 《和钱学士呈邵兴宗》:“蒹葭自幸犹依玉,髖髀何能学奏刀。”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髋髀-汉语大词典髋髀1.胯骨与股骨。
●《汉书·贾谊传》:“至于髋髀之所,非斤则斧。”
颜师古注:“髀,股骨也。髋,髀上也。言其骨大,故须斤斧也。髋音宽。髀音陛。又音必尔反。”亦指臀部与大腿。
2.比喻互相勾结、势力强大的诸侯王。语出《汉书·贾谊传》:“今诸侯王皆众髋髀也,释斤斧之用,而欲婴以芒刃,臣以为不缺则折。”
●唐李德裕《请尊宪宗章武孝皇帝为不迁庙状》:“自天宝以后,兵宿中原,强侯缔交,髋髀甚众。”
●宋司马光《和钱学士呈邵兴宗》:“蒹葭自幸犹依玉,髋髀何能学奏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