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相
拼音
gǔ xiā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gǔ的字 拼音为xiāng的字 拼音为gu的字 拼音为xiang的字基础解释
1.指人或动物的骨骼、形体、相貌。 2.指花木枝干的姿态。 3.内里;实质。详细解释
指人或动物的骨骼、形体、相貌。
唐 韩愈 《韶州留别张端公使君》诗:“久钦 江总 文才妙,自叹 虞翻 骨相屯。” 清 黄遵宪 《度辽将军歌》:“人言骨相应封侯,恨不遇时逢一战。”
指花木枝干的姿态。
宋 杨万里 《芭蕉》诗:“骨相玲瓏透入窗,花头倒挂紫荷香。” 茅盾 《樱花》:“它没有梧桐那样的癞皮,也不是桃树的骨相,自然不是枫--因为枫叶照眼红的时候,它已经零落了。”
内里;实质。
《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常言道:佛是金装,人是衣装。世人眼孔浅的多,只有皮相,没有骨相。”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骨相-辞源3【骨相】㊀骨指人的骨骼、形體,相謂相貌。古人以骨相推論人的命和性。漢 王充 論衡有 骨相篇。隋書 趙綽傳:“上每謂 綽曰:‘朕於卿無所愛惜,但卿骨相不當貴耳。’”也作“骨像”。文選 三國 魏 曹子建(植)洛神賦:“奇服曠世,骨像應圖。”㊁也指動物的骨骼相貌。後漢書二四 馬援傳:“臣謹依 儀氏䩭,中帛氏口齒,謝氏脣鬐,丁氏身中,備此數家骨相以爲法。”此言相馬之法。
骨相-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骨相ㄍㄨˇ ˙ㄒㄧㄤgǔ xiang人的體格和相貌。《北史.卷七七.趙綽傳》:「朕於卿無所愛惜,但卿骨相不當貴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