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尧
拼音
bó yáo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bó的字 拼音为yáo的字 拼音为bo的字 拼音为yao的字基础解释
亦作“駮尧”。指 汉 光武帝 议郊祀,杜林 力驳祀 尧 事。《后汉书·杜林传》:“明年,大议郊祀制。多以为 周 郊 后稷,汉 当祀 尧。詔復下公卿议。议者僉同,帝亦然之。林 独以为 周 室之兴,祚由 后稷,汉 业特起,功不缘 尧。祖宗故事,所以因循。定从 林 议。”五代 李瀚《蒙求》诗:“寿王 议鼎,杜林 駮 尧。”详细解释
亦作“駮尧”。指 汉 光武帝 议郊祀, 杜林 力驳祀 尧 事。
《后汉书·杜林传》:“明年,大议郊祀制。多以为 周 郊 后稷 , 汉 当祀 尧 。詔復下公卿议。议者僉同,帝亦然之。 林 独以为 周 室之兴,祚由 后稷 , 汉 业特起,功不缘 尧 。祖宗故事,所以因循。定从 林 议。”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寿王 议鼎, 杜林 駮 尧 。”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驳尧-汉语大词典驳尧亦作“駮尧”。
指汉光武帝议郊祀,杜林力驳祀尧事。
●《后汉书·杜林传》:“明年,大议郊祀制。多以为周郊后稷,汉当祀尧。诏复下公卿议。议者佥同,帝亦然之。林独以为周室之兴,祚由后稷,汉业特起,功不缘尧。祖宗故事,所以因循。定从林议。”
●五代李瀚《蒙求》诗:“寿王议鼎,杜林駮尧。”
杜林驳尧
【出典】 《后汉书》卷二十七《杜林传》:“杜林字伯山,扶风茂陵人也。……光武闻林已还三辅,乃征拜侍御史。……明年,大议郊祀制,多以为周郊后稷,汉当祀尧。诏复下公卿议,议者佥同,帝亦然之。林独以为周室之兴,祚由后稷,汉业特起,功不缘尧。祖宗故事,所宜因循。定从林议。”
【释义】 东汉光武朝,诏令群臣议论郊祀祀尧或后稷,光武同意群臣祀尧之议,杜林独排众议,坚持应祀后稷,结果,定从杜林之议。
【例句】 寿王议鼎,杜林驳尧。(李瀚《蒙求》9961)这里举杜林驳倒祀尧之议事作为提供学童学习典故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