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马鬐

拼音

mǎ qí

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mǎ的字 拼音为qí的字 拼音为ma的字 拼音为qi的字

基础解释

马鬃。

详细解释

  1. 马鬃。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驱怪》:“ 徐 展被角,微伺之,则一物,兽首人身,毛周其体,长如马鬐。”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马鬐-汉语大词典

马鬐马鬃。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驱怪》:“徐展被角,微伺之,则一物,兽首人身,毛周其体,长如马鬐。”

马鬐膏-

马鬐膏
目录
“马鬐膏”在《*辞典》
“马鬐膏”在《中华本草》
《*辞典》:马鬐膏
【出处】
《本草经集注》
【拼音名】
Mǎ Qí Gāo
【别名】
马膏(《灵枢》),马鬐头膏(《别录》),马脂(《丹房鉴源》)。
【来源】
为马科动物马项上的皮下脂肪。
【性味】
①《别录》:平。②《纲目》:甘,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
①《别录》:主生发。②《纲目》:治面酐,手足皴粗,入脂泽,用疗偏风口歪僻。
【摘录】
《*辞典》
《中华本草》:马鬐膏
【出处】
出自《本草经集注》
【拼音名】
Mǎ Qí Gāo
【英文名】
Horse fat
【别名】
马膏、马鬐头膏、马脂
【来源】
药材基源:为马科动物马项上的皮下脂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quus caballus orientalis Noack采收和储藏:宰杀后取顶上的皮下脂肪,炼油,冷却。
【原形态】
马,体格高大,骨骼肌发达,四肢强颈有力。体高1.27-1.60m,体重225-773kg。雌雄差异很大。马头面部狭长,耳小而尖,直立。鼻宽,眼大。从头顶起沿颈背至肩胛,具有长毛即鬃毛。两耳间垂向额部的长毛称门鬃。身体余部皆被短而均匀的毛,毛部也有长的鬃毛。我国马的品种较多,有蒙古、河曲、伊犁、三河、黑河等种,因品种不同,身体大小、毛色也有差异主要毛色有青毛、花毛、黑毛、栗毛等。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马属草原动物,善奔驰,草食。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性味】
味甘;性平
【归经】
脾;肾经
【功能主治】
生发;润肤;祛风。主脱发;白秃疮;皮肤皲裂;偏风口僻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涂搽。
【各家论述】
1.《纲目》:按《灵枢经》云:卒口僻急者,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颊筋有热,则纵缓不收,以桑钩钩之,以生桑灰置坎中坐之,以马膏熨其急颊,以白酒和桂末涂其缓颊,且饮美酒,瞰炙肉,为之三拊而已。2.《灵枢》无注本,世多不知此方之妙。窃谓口颊喎僻乃风中血脉也。手足阳明之筋络于口,会太阳之筋络于目,寒则筋急而僻,热则筋缓而纵,寒者急而热者缓也。急者皮肤顽痹,营卫凝滞。治法,急者缓之,缓者急之,故用马膏之甘平柔缓以摩其急,以润其痹,以通其血脉,用桂酒之辛热急束,以涂其缓,以和其营卫,以通其经络,桑能治风痹,通节窍也。病在上者,酒以行之,甘以助之,故饮美酒,啖炙肉云。3.《别录》:主生发。4.《纲目》:治手足皴粗,入脂泽,用疗偏风口喎僻。
【摘录】
《中华本草》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马鬐的反义词 马鬐的近义词 马鬐的同音词 磴路 马骔 峻隘 衡笄 鹤凫 山樊 雕橑 匹驰 马鬐的马是什么意思 马鬐的鬐是什么意思

大家都在搜

  • 马鬐的词语
  • 马能组什么词
  • 马能组什么词语
  • 马可以组什么词
  • 马可以组什么词语
  • 马字可以组什么词
  • 马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马字能组什么词
  • 马字能组什么词语
  • 马字开头的成语
  • 马字结尾的成语
  • 鬐能组什么词
  • 鬐能组什么词语
  • 鬐可以组什么词
  • 鬐可以组什么词语
  • 鬐字可以组什么词
  • 鬐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鬐字能组什么词
  • 鬐字能组什么词语
  • 鬐字开头的成语
  • 鬐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