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箠
拼音
mǎ chuí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mǎ的字 拼音为chuí的字 拼音为ma的字 拼音为chui的字基础解释
亦作“马捶”。亦作“马垂”。马杖;马鞕。《庄子·至乐》:“庄子 之 楚,见空髑髏,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太王 以 狄 伐故,去 豳,杖马箠居 岐,国人争随之。”宋 梅尧臣《依韵和扬州许待制竹拄杖》:“鳩形殊用刻,马箠不同功。”《西湖二集·会稽道中义士》:“马垂问髐形,南面欲起语。”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董如彪》:“董(董恒)怒发如雷,马箠乱下如雨,封 头面皆破,流血满衣,释手而退。”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马箠-汉语大词典马箠亦作“马捶”。亦作“马垂”。
马杖;马鞭。
●《庄子·至乐》:“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髐然有形,撽以马捶。”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太王以狄伐故,去豳,杖马箠居岐,国人争随之。”
●宋梅尧臣《依韵和扬州许待制竹拄杖》:“鸠形殊用刻,马箠不同功。”
●《西湖二集·会稽道中义士》:“马垂问髐形,南面欲起语。”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董如彪》:“董(董恒)怒发如雷,马箠乱下如雨,封头面皆破,流血满衣,释手而退。”
马箠
【出典】 《史记》卷八十九《张耳陈馀列传》:“赵养卒乃笑曰:‘……夫武臣、张耳、陈馀杖马箠下赵数十城,此亦各欲南面而王,岂欲为卿相终己邪?’”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张晏曰:“言其不用兵革,驱策而已也。”
【释义】 秦末,赵军厮养卒游说燕将时,曾有“杖马箠下赵数十城”之语,后因以“马箠”喻指却敌立功的手段。
【例句】 常恨两手空,不得一马箠。(杜牧《送沈处士赴苏州李中丞招以诗赠行》5943)这里用“马箠”为喻,谓沈处士常恨无却敌立功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