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附子
拼音
xiāng fù zǐ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xiāng的字 拼音为fù的字 拼音为zǐ的字 拼音为xiang的字 拼音为fu的字 拼音为zi的字基础解释
莎草的块根。中医入药,有健胃、镇痛和调经的功效。详细解释
莎草的块根。中医入药,有健胃、镇痛和调经的功效。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莎草香附子》:“《别録》止云莎草,不言用苗用根。后世皆用其根,名香附子,而不知莎草之名也……其根相附连续而生,可以合香,故谓之香附子。上古谓之雀头香。按《江表传》, 魏文帝 遣使於 吴 求雀头香,即此。”参见“ 香莎 ”。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香附子-中華語文大辭典香附子香附子ㄒ丨ㄤ ㄈㄨˋ ㄗˇxiānɡfùzǐ植物名。多年生草本。莖直立,三棱形;葉近莖基生出,細長,深綠色;花穗赤褐色;地下塊莖名「香附」,紡錘狀,可入藥。多生於山坡草地或溼地。也作「莎草」。
香附子-汉语大词典香附子莎草的块根。中医入药,有健胃、镇痛和调经的功效。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莎草香附子》:“《别录》止云莎草,不言用苗用根。后世皆用其根,名香附子,而不知莎草之名也……其根相附连续而生,可以合香,故谓之香附子。上古谓之雀头香。按《江表传》,魏文帝遣使于吴求雀头香,即此。”
参见“香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