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
拼音
xiāng shā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xiāng的字 拼音为shān的字 拼音为xiang的字 拼音为shan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香山-中華語文大辭典香山香山ㄒ丨ㄤ ㄕㄢxiānɡshān1.山名:(1)位於今河南洛陽龍門山之東。唐代白居易在此築石樓,自號香山居士。(2)在北京西郊,為西山山嶺之一。主峰香爐峰,海拔575公尺,形勢險峻,俗稱「鬼見愁」。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1186)在此建香山寺(初名永安寺)。清聖祖康熙(1662-1722)年間建香山宮,清高宗乾隆十年(1745)大加擴建,改名靜宜園。後闢為香山公園。主要名勝有雙清別墅、閬風亭、森玉笏、琉璃塔、見心齋、玉華山莊、昭廟、香爐峰等。四季風景各有特色。尤其是霜秋季節,南面遍山黃櫨,葉紅似火,更加瑰麗。2.舊縣名。南宋高宗紹興二十二年(1152)設置,將南海、番禺、東莞、新會四個沿海的地方劃歸香山縣管轄。明在此置鹽場;其南之香山澳,明中葉後為海商萃聚之所。1925年因紀念孫中山先生誕生於縣之翠亨村,改名中山縣,1983年改設中山市。
香山-辞源3【香山】㊀縣名。漢時爲 番禺縣地,晉以後爲 東官郡地,唐爲 東莞縣地。宋 紹興二十二年以 東莞 香山鎮爲縣。明 清屬 廣州府。公元1925年因紀念 孫中山(文),改名 中山縣。其地包括今 廣東 中山市 珠海市。參閲 宋史 地理志六 廣州、嘉慶一統志四四一 廣州府一。㊁山名。1.佛經有 香山,在 雪山之北。雪山卽 須彌山,今 中國 西藏和 巴基斯坦 印度 尼泊爾 不丹等國境内之 喜馬拉雅山。觀佛三昧海經:“雪山有樹,名殃加陀;其果甚大,其核甚小,推其本末,從 香山來,以風力故,得至 雪山。”2.在今 北京市西北郊。有名勝古迹 碧雲寺 靜宜園 香山寺等。參閲 畿輔通志十七 山川一 香山。3.在今 河南 洛陽市 龍門山之東。唐 白居易於東都所居 履道里疏沼種樹,構石樓 香山,自號 香山居士。4.卽 箕山。詳“箕山㊀4”。5.卽 顧山。詳“顧山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