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租
拼音
shí zū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shí的字 拼音为zū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 拼音为zu的字基础解释
1.享用所管辖地区或封邑的赋税。 2.指地主收取田租剥削农民而生活。详细解释
享用所管辖地区或封邑的赋税。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冬十月,始置名号侯”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晋 王沉 《魏书》:“重名号侯爵十八级……五大夫十五级,铜印环纽,亦墨綬,皆不食租。”参见“ 食租衣税 ”。
指地主收取田租剥削农民而生活。
彭湃 《海丰农民运动》:“呀!这是命中注定的,食租的久久是食租,耕田的久久是耕田。”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食租-汉语大词典食租1.享用所管辖地区或封邑的赋税。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冬十月,始置名号侯”裴松之注引三国晋王沈《魏书》:“重名号侯爵十八级……五大夫十五级,铜印环纽,亦墨绶,皆不食租。”
2.指地主收取田租剥削农民而生活。
●彭湃《海丰农民运动》:“呀!这是命中注定的,食租的久久是食租,耕田的久久是耕田。”
食租衣税靠收取赋税而生活。
●《汉书·食货志下》:“是岁小旱,上令百官求雨。卜式言曰:‘县官当食租衣税而已,今弘羊令吏坐市列,贩物求利。亨弘羊,天乃雨。’”
●唐于卲《送李员外入朝序》:“食租衣税,王者之常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