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廉懦立
拼音
wán lián nuò l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wán的字 拼音为lián的字 拼音为nuò的字 拼音为lì的字 拼音为wan的字 拼音为lian的字 拼音为nuo的字 拼音为li的字基础解释
使贪婪的人能够廉洁,使怯弱的人能够自立。旧时形容感化力量之大。详细解释
- 【解释】:使贪婪的人能够廉洁,使怯弱的人能够自立。旧时形容感化力量之大。
- 【出自】:《孟子·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按字解释
顽:愚蠢无知。
廉:品行正,不贪污。
懦:怯懦,软弱无能。
立:存在;生存。
词典解释
顽廉懦立-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頑廉懦立
顽廉懦立-汉语大词典顽廉懦立使贪婪者变得廉洁,使懦弱者能够自立。形容志节之士对社会的感化力量之大。顽,通“忨”。语本《孟子·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赵岐注:“顽贪之夫,更思廉洁;懦弱之人,更思有立义之志也。”
●宋朱熹《与王龟龄书》:“诚不自意,充顽廉懦立之效,乃于吾身见之。”
●《明史·钱一本传》:“大臣既无难进易退之节,天下安有顽廉懦立之风。”
●清魏源《朱陆异同赞》:“青田无陆子静,建安无朱元晦,南渡以来,足踏实地,惟二公皆严关乎义利,宜其兴起百世,顽廉懦立。”
●郭沫若《羽书集·抗战与觉悟》:“这些烈士的壮烈行为同时也使我们顽廉懦立,把我们的士气和民气,愈见鼓舞,兴奋,而增高了。”
出处
《孟子·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引证
清-刘熙载--《艺概·文概》:元次山文,狂狷之言也。至《七不如七篇》,虽若愤世太深,是亦足以使顽廉懦立。
宋-朱熹--《与王龟年书》:诚不自意,充顽廉懦立之效,乃于吾身见之。
当代-郭沫若--《羽书集·抗战与觉悟》:这些烈士的壮烈行为同时也使我们顽廉懦立,把我们的士气和民气,愈见鼓舞,兴奋,而增高了。
明-张岱--《张子诗秕·二·节妇篇为徐太君赋》:坚此澹泊心,而厉冰霜气……正色立朝端,顽廉懦立志。
清-蔡世远--《合祀陈黄二先生碑记》:是日也,衣冠而拜祭者近千人,亦可以顽廉懦立矣。
明-谢肃--《祭浙江潮神文》:奉天子命,将按八闽。群黎是绥,百司是纠。顽廉懦立,风俗再造。
当代-梁实秋--《雅舍小品·廉》:见钱而不眼开,谈何容易。一时心里把握不定,手痒难熬,就有堕入贪墨的泥沼之可能;这时节最好有人能拉他一把。最能使人顽廉懦立的莫过于贤妻良母。
故事
清-刘熙载--《艺概·文概》:元次山文,狂狷之言也。至《七不如七篇》,虽若愤世太深,是亦足以使顽廉懦立。
宋-朱熹--《与王龟年书》:诚不自意,充顽廉懦立之效,乃于吾身见之。
当代-郭沫若--《羽书集·抗战与觉悟》:这些烈士的壮烈行为同时也使我们顽廉懦立,把我们的士气和民气,愈见鼓舞,兴奋,而增高了。
明-张岱--《张子诗秕·二·节妇篇为徐太君赋》:坚此澹泊心,而厉冰霜气……正色立朝端,顽廉懦立志。
清-蔡世远--《合祀陈黄二先生碑记》:是日也,衣冠而拜祭者近千人,亦可以顽廉懦立矣。
明-谢肃--《祭浙江潮神文》:奉天子命,将按八闽。群黎是绥,百司是纠。顽廉懦立,风俗再造。
当代-梁实秋--《雅舍小品·廉》:见钱而不眼开,谈何容易。一时心里把握不定,手痒难熬,就有堕入贪墨的泥沼之可能;这时节最好有人能拉他一把。最能使人顽廉懦立的莫过于贤妻良母。
造句
接龙
立场不稳 稳如泰山 山水相连 连理分枝 枝叶扶疏 疏不间亲 亲如骨肉 肉麻当有趣 趣舍有时 时不再来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来者不善 善门难开 开合自如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知人知面不知心 心花怒放 放长线钓大鱼 鱼目混珠 珠还合浦组词
近义词
wán lián nuò lì
1、[廉顽立懦]lián wán lì nuò
指高尚的节操可以激励人振奋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