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耳
拼音
shùn fēng ěr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shùn的字 拼音为fēng的字 拼音为ěr的字 拼音为shun的字 拼音为feng的字 拼音为er的字基础解释
1.旧小说中指能听到很远声音的人,也指消息灵通的人。 2.旧式话筒,用铜管接成,嘴接触的地方小,末端大。详细解释
神话传说中能听到很远声音的人。
《武王伐纣平话》卷下:“此二人,名 离娄 者是千里眼,名 师旷 者是顺风耳。二人别无一能,只除远近皆闻皆见。”《西游记》第一回:“﹝ 玉皇大天尊 玄穹高上帝 ﹞即命 千里眼 、 顺风耳 开 南天门 观看。二将果奉旨出门外,看的真,听的明。”《四游记·华光来千田国显灵》:“那一个叫做 顺风耳 ,听得千里路外言语,无所不知。”
借指消息灵通的人。
草明 《乘风破浪》第三章:“你真是个顺风耳,比接电话还快,你听谁说的?” 靳以 《跟着老马转》:“ 老马 难道真是个千里眼顺风耳?”
比喻广远的听觉能力。
清 李渔 《比目鱼·征利》:“大爷到省下去了,难道有千里眼、顺风耳不成?” 姚雪垠 《长夜》三三:“老子有千里眼、顺风耳,你能够骗住老子?”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第三七章:“仿佛大家都有顺风耳,只要谁讲了话,马上就刮进对方的耳朵里。”
一种传声器。可借以在较长距离间传达声波。
清 查慎行 《人海记》:“顺风耳,西洋巧工所製,以铜为管,节节相续,约长丈餘,如千里镜之式,虚其中,口大而末小。向空中传语,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相去五六里,声息相闻,此器亦从古所未有。”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七:“﹝ 杨愷 ﹞后提督 两湖 。晚年归老。具盛饌招余文讌。壁挂一器,形如喇叭,长二丈许,糊以黑纱。指示余曰:‘此军中所用顺风耳也。将军与军师有密谋则用之。相离甚远,其语只二人闻,他人不闻也。’”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顺风耳-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順風耳
顺风耳-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顺风耳shùnfēnɡ’ěr
名
①旧小说中指能听到很远声音的人,也指消息灵通的人。
②旧式话筒,用铜管接成,嘴接触的地方小,末端大。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shùn fēng ěr
1、[千里眼]qiān lǐ yǎn
1.旧小说中指能看到很远地方的人。 2.旧时称望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