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衣偷食
拼音
mǐ yī tōu shí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mǐ的字 拼音为yī的字 拼音为tōu的字 拼音为shí的字 拼音为mi的字 拼音为yi的字 拼音为tou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基础解释
靡:华丽;偷:苟且。美衣甘食,苟且偷生。详细解释
- 【解释】:靡:华丽;偷:苟且。美衣甘食,苟且偷生。
- 【出自】:东汉·班固《汉书·韩信传》:“众庶莫不辍作怠惰,靡衣偷食,倾耳以待命者。”
- 【示例】:昔毛玠在朝,士大夫不敢~。
◎《梁书·武帝纪上》 -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富贵的人苟且偷生
按字解释
靡:华丽。
衣:衣服。
偷:苟且。
食:食物、饮食。
词典解释
靡衣偷食-汉语大词典靡衣偷食(无)靡衣偷食(2)美衣甘食,苟且偷生。
●《汉书·韩信传》:“众庶莫不辍作怠惰,靡衣偷食,倾耳以待命者。”
颜师古注:“靡,轻丽也。偷与偷字同。偷,苟且也。言为靡丽之衣,苟且而食,恐惧之甚,不为久计也。”
●《史记·淮阴侯列传》作“褕衣甘食”。
●司马贞索隐:“褕,邹氏音逾,美也。恐灭亡不久,故废止作业而事美衣甘食,日偷苟且也,虑不图久故也。”
●《梁书·武帝纪上》:“昔毛玠在朝,士大夫不敢靡衣偷食。”
靡衣偷食
【拼音】:mǐ yī tōu shí
解释
靡:华丽;偷:苟且。美衣甘食,苟且偷生。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韩信传》:“众庶莫不辍作怠惰,靡衣偷食,倾耳以待命者。”
示例
昔毛玠在朝,士大夫不敢~。 ★《梁书·武帝纪上》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富贵的人苟且偷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韩信传》:“众庶莫不辍作怠惰,靡衣偷食,倾耳以待命者。”引证
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上》:昔毛玠在朝,士大夫不敢靡衣偷食。
唐-姚思廉--《陈书·周宝安传》:宝安字安民,年十余岁,便习骑射,以贵公子骄蹇游逸,好狗马,乐驰骋,靡衣偷食。
故事
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上》:昔毛玠在朝,士大夫不敢靡衣偷食。
唐-姚思廉--《陈书·周宝安传》:宝安字安民,年十余岁,便习骑射,以贵公子骄蹇游逸,好狗马,乐驰骋,靡衣偷食。
造句
mǐ yī tōu shí
1、昔毛玠在朝,士大夫不敢靡衣偷食。 ◎《梁书·武帝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