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曼
拼音
mí mà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mí的字 拼音为màn的字 拼音为mi的字 拼音为man的字基础解释
1.亦作“靡嫚”。华美,华丽。 2.指美妙的声色。 3.纤弱柔美。 4.引申为轻艳卑弱。 5.奢侈淫靡。详细解释
亦作“ 靡嫚 ”。华美,华丽。
《晏子春秋·问上十三》:“君无以靡曼辩辞定其行,无以毁誉非议定其身。” 汉 东方朔 《非有先生论》:“目不视靡曼之色,耳不听鐘鼓之音。” 王闿运 《李恭人行状》:“衣裳澣濯,无珠翠靡曼之饰。”
指美妙的声色。
《吕氏春秋·顺民》:“目不视靡曼,耳不听鐘鼓。” 高诱 注:“靡曼,好色。”《隋书·高勱传》:“有功不赏,无辜获戮,烽燧日警,未以为虞,耽淫靡嫚,不知纪极。” 明 陈霆 《两山墨谈》卷十二:“保固真元,絶意房闥,使靡曼不得动吾欲,是谓藏贤。”
纤弱柔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譬舞容迴环,而有缀兆之位,歌声靡曼,而有抗坠之节也。”
引申为轻艳卑弱。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韦应物》:“诗律自 沉 宋 之下,日益靡嫚。” 梁启超 《中国地理大势论》:“西梆子腔与崐崘南曲,一则悲壮,一则靡曼。”
奢侈淫靡。
《明史·乐志一》:“声音之道与政治不相通,而民之风俗日趋於靡曼。”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靡曼-辞源3【靡曼】㊀柔美。列子 周穆王:“ॳѠ鄭 衛之處子娥媌靡曼者,施芳澤,正蛾眉,設笄珥,衣 阿錫,曳 齊紈。”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七 章句:“歌聲靡曼,而有抗墜之節也。”㊁華麗,美色。墨子 辭過:“冬則輕煗,夏則輕凊,皆已具矣,必厚作斂於百姓,暴奪民衣食之財,以爲錦繡文采靡曼之衣。”呂氏春秋 順民:“目不視靡曼,耳不聽鐘鼓。”
靡曼-汉语大词典靡曼亦作“靡嫚”。
1.华美,华丽。
●《晏子春秋·问上十三》:“君无以靡曼辩辞定其行,无以毁誉非议定其身。”
●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目不视靡曼之色,耳不听钟鼓之音。”
●王闿运《李恭人行状》:“衣裳澣濯,无珠翠靡曼之饰。”
2.指美妙的声色。
●《吕氏春秋·顺民》:“目不视靡曼,耳不听钟鼓。”
高诱注:“靡曼,好色。”
●《隋书·高劢传》:“有功不赏,无辜获戮,烽燧日警,未以为虞,耽淫靡嫚,不知纪极。”
●明陈霆《两山墨谈》卷十二:“保固真元,绝意房闼,使靡曼不得动吾欲,是谓藏贤。”
3.纤弱柔美。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句》:“譬舞容回环,而有缀兆之位,歌声靡曼,而有抗坠之节也。”
4.引申为轻艳卑弱。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韦应物》:“诗律自沈宋之下,日益靡嫚。”
●梁启超《中国地理大势论》:“西梆子腔与昆仑南曲,一则悲壮,一则靡曼。”
5.奢侈淫靡。
●《明史·乐志一》:“声音之道与政治不相通,而民之风俗日趋于靡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