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堂
拼音
xuě tá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xuě的字 拼音为táng的字 拼音为xue的字 拼音为tang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雪堂-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雪堂雪堂迁客
【出典】 宋·苏轼《苏轼文集》卷一二《雪堂记》:“苏子得废圃于东坡之胁,筑而垣之,作堂焉,号其正曰雪堂。堂以大雪中为之,因绘雪于四壁之间,无容隙也。起居偃仰,环顾睥睨,无非雪者。苏子居之,真得其所居者也。”
【释义】 北宋文学家苏轼谪居黄州时,曾于东坡筑堂,因是大雪中所建,取名为雪堂。后遂以“雪堂”为苏轼的故实。
【例句】 ①闻道琐窗风月,更著诗翁杖履,合作雪堂猜。(辛弃疾《水调歌头·严子文同傅安道和盟鸥韵,和以谢之》1890)这里以“雪堂”代称苏轼,称赞严子文、傅安道人物风雅、诗才杰出,略同苏轼。②雪堂迁客,不得文章力。(辛弃疾《霜天晓角·赤壁》1975)苏轼谪黄州时曾作前后《赤壁赋》。这里举苏轼事以切题,亦以感慨才士之不幸。③恨云台突兀,无君子者,雪堂寥落,有美人兮。(刘过《沁园春·寄孙竹湖》2143)苏轼《前赤壁赋》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语。这里暗以苏轼自比,抒发对孙竹湖的思念之情。④雪堂在否,管驾鹤归来,为君细赏,蝴蝶上阶句。(邓剡《摸鱼儿·杨教之齐安任》3310)这里以“雪堂”代称苏轼。全句用苏轼称赏朱教授事以切题。
【雪堂】宋 蘇軾在 黃州,寓居 臨皋亭,就東坡築 雪堂。故址在今 湖北 黃岡市東。軾自於堂前植梅一株,明 嘉靖後始枯。參閲 嘉慶一統志三四〇 黃州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