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鹜
拼音
ā wù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ā的字 拼音为wù的字 拼音为a的字 拼音为wu的字基础解释
三国 魏 荀攸 之妾的小名。详细解释
三国 魏 荀攸 之妾的小名。
《三国志·魏志·朱建平传》:“初, 潁川 荀攸 、 钟繇 相与亲善。 攸 先亡,子幼。 繇 经纪其门户,欲嫁其妾。与人书曰:‘吾与 公达 曾共使 朱建平 相, 建平 曰:“ 荀君 虽少,然当以后事付 钟君 。”吾时啁之曰:“惟当嫁卿 阿鶩 耳。”何意此子竟早陨没,戏言遂验乎!今欲嫁 阿鶩 、使得善处。’”后用以代称他人的妻妾。 唐 李縠 《醉中袭美先月中归》诗:“ 休文 虽即逃琼液, 阿鶩 还须掩玉闺。”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阿鹜-汉语大词典阿鹜三国魏荀攸之妾的小名。
●《三国志·魏志·朱建平传》:“初,颍川荀攸、钟繇相与亲善。攸先亡,子幼。繇经纪其门户,欲嫁其妾。与人书曰:‘吾与公达曾共使朱建平相,建平曰:“荀君虽少,然当以后事付钟君。”吾时啁之曰:“惟当嫁卿阿鹜耳。”何意此子竟早陨没,戏言遂验乎!今欲嫁阿鹜、使得善处。’”后用以代称他人的妻妾。唐李縠《醉中袭美先月中归》诗:“休文虽即逃琼液,阿鹜还须掩玉闺。” [/trn]阿黎[trn]见“阿梨”。
● [/trn]阿黎耶识[trn]见“阿赖耶识”。
● [/trn]阿鼻[trn]梵语Avīci的译音。意译“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为佛教传说中八大地狱中最下、最苦之处。
●《梁书·儒林传·范缜》:“又惑以茫昧之言,惧以阿鼻之苦,诱以虚诞之辞,欣以兜率之乐。”元无名氏《朱砂担》第四摺:“只愿你检验轮回,速显灵威,将那厮直押送十八层地狱阿鼻。”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生拥皋比,殁沈阿鼻。”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而何图风水宅相之说,犹深刻人心,力杜富源,自就阿鼻。” [/trn]阿鼻地狱[trn]佛教八大地狱之一。
●《敦煌变文集·目连缘起》:“七日之间,母身将死,堕阿鼻地狱,受无间之余殃。”明徐复祚《投梭记·恣劫》:“若是王导知情的,永堕阿鼻地狱。”柯灵《香雪海·从<秋瑾传>说到<赛金花>》:“八国联军铁蹄下的故都,烧杀淫掠,如阿鼻地狱,尽人皆知。”亦省称“阿鼻狱”。旧题宋苏轼《艾子杂说》:“其贵人叩头乃服,王曰:‘可付阿鼻狱。’乃有牛头人数辈执之而去。”清黄遵宪《伦敦大雾行》:“忽然黑暗无间堕落阿鼻狱,又惊恶风吹船飘至罗刹国。”
参见“阿鼻”。 [/trn]阿鼻狱[trn]见“阿鼻地狱”。
● [/trn]阿鼻鬼[trn]指阿鼻地狱里的鬼卒。
●明徐渭《寄吴通府以墨见寄》诗:“残躯乍别阿鼻鬼,宝匣遥飞片脑香。” [/trn]阿龙[trn]晋丞相王导的小名。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企羡》:“王丞相拜司空,桓廷尉作两髻葛裙,策杖路边窥之,叹曰:‘人言阿龙超,阿龙故自超。’”
刘孝标注:“阿龙,王丞相之小字。”宋刘克庄《水调歌头·和仓部弟寿词》词:“苦羡阿龙则甚,学取幼安亦可,坐穴几藜床。”章炳麟《时危》诗之四:“明镜不烦相晓照,阿龙行步故超超。” [/trn]阿Q[trn]鲁迅著名小说《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深受精神毒害的贫苦农民的典型。他受尽了惨重的剥削和压迫,可是他在精神上却“常处优胜”。他夸耀过去,幻想未来,自我安慰,自轻自贱,始终不能正视严酷的现实。
●鲁迅《书信集·致山上正义》:“﹝这个短篇﹞其后竟然出乎意料地被列为代表作而译成各国语言,且在本国,作者因此而大受少爷派、阿Q派的憎恶等。”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九:“鲁迅在这篇小说里面,主要是写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他专门写了‘不准革命’一章,说假洋鬼子不准阿Q革命。其实,阿Q当时的所谓革命,不过是想跟别人一样拿点东西而已。可是,这样的革命假洋鬼子也还是不准。” [/trn]陀[trn]I
tuoㄊㄨㄛˊ〔《广韵》徒河切,平歌,定。〕亦作“阤”。1.不平貌。
●汉司马相如《子虚赋》:“罢池陂陀,下属江河。”
●清俞正燮《癸巳类稿·书建立伏生博士始末后》:“今者越漯故渠而南,得济故渠。又越济故渠而南,得古城曰旧口,南望山色苍然,坡陀属于足下。”
参见“陂陀”。
2.山冈。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摺:“好山也,山高巇险险嵯峨,凛冽林峦乱石陀。”
●元袁桷《次韵伯宗同行至上都》:“藉草各小憩,侧身复登陀。”
3.量词。陀罗儿。形容数量很少。
●元曾瑞《端正好·自序》套曲:“黄菊东篱栽数科,野菜西山锄几陀。”
●元范康《竹叶舟》第一摺:“量那些一陀儿寰土,经了些前朝后代战争余,俺从这劈开混沌,踏破空虚。”
4.方言。忙。
●元马致远《黄粱梦》第四摺:“行处行,坐处坐,闲处闲,陀处陀。”
5.沙陀的简称。
●元王恽《玉堂嘉话》卷八:“自堡障行四驿,始入沙陀,际陀所及,无块石寸壤,远而望之,若冈陵邱阜然。既至则皆积沙也,所宜之木,榆柳而已,又皆樗散而丛生,其水尽盐卤也。凡经六驿而出陀。”
6.通“他”。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三:“﹝秦《峄山刻石》﹞其词曰:‘……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世无万数,陀及五帝,莫能禁止。’”
阿鹜(II)duo
ㄉㄨㄛˋ
〔《集韵》待可切,上哿,定。〕
塌落。
●《淮南子·缪称训》:“城峭者必崩,岸崝者必陀。”
高诱注:“崝,峭也;陀,落也。”
●刘文典集解:“陀即阤字。(《说文》)阤下云:‘小崩也。’小崩亦落意。”
阿鹜
【出典】 《三国志》卷二十九《魏书·朱建平传》:“初,颍川荀攸、钟繇相与亲善。攸先亡,子幼。繇经纪其门户,欲嫁其妾。与人书曰:‘吾与公达曾共使朱建平相,建平曰:‘荀君虽少,然当以后事付钟君。’吾时啁之曰:‘唯当嫁卿阿骛耳。’何意此子竟早陨没,戏言遂验乎!今欲嫁阿骛,使得善处。”
【释义】 阿鹜即阿骛,三国魏荀攸之妾名阿骛。荀攸死后,友人钟繇为阿骛觅婿,加以安置。后世作咏亡友妻妾的典故。
【例句】 ①巨卿哭处云空断,阿鹜归来月正明。(杜牧《池州李使君没后十一日处州新命始到后见归妓感而成诗》5967)阿鹜即阿骛,这里借以喻指亡友李使君生前所蓄之妓。②休文虽即逃琼液,阿鹜还须掩玉闺。(李縠《醉中袭美先月中归》7238)这里用阿鹜借指皮袭美的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