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閦
拼音
ā chù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ā的字 拼音为chù的字 拼音为a的字 拼音为chu的字基础解释
阿閦婆 的省称。义译为无动、不动、无瞋恚。东方佛名。详细解释
[梵Aksobhya] 阿閦婆 的省称。义译为无动、不动、无瞋恚。东方佛名。
《法华经·化城喻品》:“其二沙弥东方作佛,一名 阿閦 ,在 欢喜国 ;二名 须弥顶 。” 明 汤显祖 《紫箫记·皈依》:“伏念东方 阿閦 ,南方 宝相 ,西 无量寿 ,北 微妙声 ,诸天持护,得无上甚深微妙。” 清 厉鹗 《东城杂记·半亩居》:“ 俍亭禪师 浄挺 《夜过半亩居》诗云:‘……俛仰舆盖宽,閒閒情自足。分坐成主宾, 阿閦 及 金粟 。’”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阿閦佛-中華語文大辭典阿閦佛ㄜ ㄔㄨˋ ㄈㄛˊēchùfó佛名。東方佛國不動世界或妙喜世界的教主。密宗則為金剛界曼荼羅五方佛之一,位於東方,象徵五智中的大圓鏡智。「阿閦」意為「不動」、「無怒」。此佛於過去世行菩薩道時發願斷瞋恚、斷淫欲,乃至成最正覺,菩提心始終堅固不動,故名。又名「不動如來」、「無動佛」、「阿閦鞞佛」、「阿芻鞞耶佛」。(阿閦,梵akṣobh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