阉人
拼音
yān ré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yān的字 拼音为rén的字 拼音为yan的字 拼音为ren的字基础解释
指被阉割的人,也用作宦官的代称。详细解释
指被阉割的人。
《后汉书·宦者传序》:“中兴之初,宦官悉用阉人。”后因用为太监的代称。《后汉书·灵帝纪》:“司隶校尉 袁绍 勒兵收伪司隶校尉 樊陵 、 河南 尹 许相 及诸阉人,无少长皆斩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南京贡船》:“十年前矿税盛行,阉人流毒,輒於 寳坻县 创为银鱼厂,与南对峙。”《花城》1981年增刊第2期:“我 赵高 出身卑贱,是个微不足道的阉人。”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阉人-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閹人
阉人-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同:閹人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yān rén
1、[宦官]huàn guān
君主时代宫廷内侍奉帝王及其家属的人员,由阉割后的男子充任。也叫太监。
2、[寺人]sì rén
古代宫中的近侍小臣。多以阉人充任。《诗·秦风·车邻》:“未见君子,寺人之令。”郑玄 注:“寺人,内小臣也。”《周礼·天官·序官》:“寺人,王之正内五人。”郑玄 注:“寺之言侍也。”贾公彦 疏:“云寺之言侍者,欲取亲近侍御之义,此奄人也。”《左传·僖公二年》:“齐 寺人 貂 始漏师于 多鱼。”杜预 注:“寺人,内奄官 竖貂 也。”自 东汉 始即以称宦官。《后汉书·宦者传序》:“閽人守中门之禁,寺人掌女宫之戒。”《新唐书·于志宁传》:“今殿下左右前后皆用寺人,轻忽高班,陵轢贵仕。”清 昭槤《啸亭续录·御前大臣》:“本朝鉴 明 弊政,不许寺人干预政事,命内务府大臣监之。”
3、[太监]tài jiàn
即“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