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
拼音
cháng ché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cháng的字 拼音为chéng的字 拼音为chang的字 拼音为cheng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长城-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長城
长城-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长城
【出典】 《宋书》卷四三《檀道济传》:“上(宋太祖)即位,进号征北将军……迁都督江州荆州之江夏豫州之西阳新蔡晋熙四郡诸军事、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元嘉八年)加道济都督征讨诸军事,率众北讨。……进位司空,持节、常侍、都督、刺史并如故。还镇寻阳。道济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朝廷疑畏之。太祖寝疾累年,屡经危殆,彭城王义康虑宫车晏驾,道济不可复制。……十三年春,将遣道济还镇,已下船矣,会上疾动,召入祖道,收付廷尉。……于是收道济及其子给事黄门侍郎植、司徒从事中郎粲、太子舍人、征北主簿承伯、秘书郎遵等八人,并于廷尉伏诛。……初,道济见收,脱帻投地曰:‘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旧唐书》卷六七《李勣传》:“时高宗为晋王,遥领并州大都督,授勣光禄大夫,行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十一年,改封英国公,代袭蕲州刺史,时并不就国,复以本官遥领太子左卫率。勣在并州凡十六年,令行禁止,号为称职。太宗谓侍臣曰:隋炀帝不能精选贤良,安抚边境,惟解筑长城以备突厥,情识之惑,一至于此。朕今委李世勣于并州,遂使突厥畏威遁走,塞垣安静,岂不胜远筑长城耶?’”《新唐书》卷九三《李勣传》:“帝尝曰:‘炀帝不择人守边,劳中国筑长城以备虏。今我用勣守并,突厥不敢南,贤长城远矣!’”
【释义】 南朝宋檀道济历任征南大将军、江州刺史、都督征讨诸军事,进位司空,战功卓著,功高遭忌,被杀。他被捕时,有“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语。唐初名将李勣(本名徐世勣)任光禄大夫,行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在并州十六年,颇能安抚边境,唐太宗说:“用勣守并,突厥不敢南,贤长城远矣!”后世因用“长城”喻指军事重臣或镇边名将。
【例句】 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苏轼《河满子·湖州作》307)这里以“长城”为喻,称美冯京(当时任成都知府兼成都府路利州路安抚使)为安边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