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帆
拼音
jǐn fā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jǐn的字 拼音为fān的字 拼音为jin的字 拼音为fan的字基础解释
1.亦作“锦颿”。锦制的船帆。亦指有锦制船帆的船。 2.借指装饰华丽的船。 3.指杀人越货的亡命徒。典本《三国志·吴志·甘宁传》“民闻铃声,即知是寧”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曜《吴书》:“寧轻侠杀人,藏舍亡命,闻於郡中。其出入,步则陈车骑,水则连轻舟,侍从被文绣,所如光道路,住止常以繒锦维舟。”清乐宫谱《毛生》:“前明熹庙时,天下多故,盗贼充斥,锦帆緑林之徒,所在多有。”详细解释
亦作“ 锦颿 ”。锦制的船帆。亦指有锦制船帆的船。
唐 颜师古 《大业拾遗记》:“ 煬帝 幸 江都 ……至 汴 ,御龙舟, 萧妃 乘凤舸,锦帆綵缆,穷极侈靡。” 唐 李商隐 《隋宫》诗:“玉璽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清 徐昂发 《扬州》诗:“木鵞沉处锦颿斜, 隋氏 离宫接暮霞。”
借指装饰华丽的船。
南朝 陈 阴铿 《渡青草湖》诗:“ 洞庭 春溜满,平湖锦帆张。”
指杀人越货的亡命徒。典本《三国志·吴志·甘宁传》“民闻铃声,即知是 寧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曜 《吴书》:“ 寧 轻侠杀人,藏舍亡命,闻於郡中。其出入,步则陈车骑,水则连轻舟,侍从被文绣,所如光道路,住止常以繒锦维舟。” 清 乐宫谱 《毛生》:“前 明 熹庙 时,天下多故,盗贼充斥,锦帆緑林之徒,所在多有。”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锦帆-汉语大词典锦帆亦作“锦颿”。
1.锦制的船帆。亦指有锦制船帆的船。
●唐颜师古《大业拾遗记》:“炀帝幸江都……至汴,御龙舟,萧妃乘凤舸,锦帆彩缆,穷极侈靡。”
●唐李商隐《隋宫》诗:“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清徐昂发《扬州》诗:“木鹅沉处锦颿斜,隋氏离宫接暮霞。”
2.借指装饰华丽的船。
●南朝陈阴铿《渡青草湖》诗:“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
3.指杀人越货的亡命徒。典本《三国志·吴志·甘宁传》“民闻铃声,即知是宁”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曜《吴书》:“宁轻侠杀人,藏舍亡命,闻于郡中。其出入,步则陈车骑,水则连轻舟,侍从被文绣,所如光道路,住止常以缯锦维舟。”
●清乐宫谱《毛生》:“前明熹庙时,天下多故,盗贼充斥,锦帆绿林之徒,所在多有。”
锦帆(锦缆)
【出典】 宋·佚名《开河记》:“时舳舻相继,连接千里。自大梁至渡口,联绵不绝。锦帆过处,香闻千里。” 又,参见“隋堤”条。
【释义】 隋炀帝穷奢极侈,龙舟上的帆用锦制成。
【例句】 ①锦帆飞兵动干戈,社稷消磨。(卢挚〔双调·蟾宫曲〕《萧娥》)隋炀帝南巡江都而四方兵起。锦帆指炀帝的龙舟。②十万家画栋朱帘,百数曲红桥绿沼。三千里锦缆龙舟。(汤式〔双调·天香引〕《忆维扬》)以炀帝龙舟游扬州以写昔日扬州的繁荣。《开河记》云: “每船用彩缆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