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杵磨针
拼音
tiě chǔ mó zhē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tiě的字 拼音为chǔ的字 拼音为mó的字 拼音为zhēn的字 拼音为tie的字 拼音为chu的字 拼音为mo的字 拼音为zhen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铁:一种金属元素,工业上用途极广,可以炼钢,可制各种器械,亦是生物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杵:舂米或捶衣的木棒。
磨:摩擦。
针:缝织衣物引线用的一种细长的工具。
词典解释
铁杵磨针-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鐵杵磨針
铁杵磨针-中华成语大词典铁杵磨针
【拼音】:tiě chǔ mó zhēn
解释
铁杵:铁棍。铁棍子磨成绣花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处
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示例
那南方中的举人进士,不知费了先生多少掏成,多少指点,~,才成正果。 ★《醒世姻缘》第25回
近义词
铁杵磨成针、铁杵成针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成语故事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从不认真读书,经常是把书本一抛就出去玩耍。一天李白碰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拿着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磨,觉得好奇问她做什么,老婆婆告诉他要磨成绣花针,李白深受感动,从此就用功读书,终于成为文豪
出处
引证
清-西周生-第25回-《醒世姻缘》:那南方中的举人进士,不知费了先生多少掏成,多少指点,铁杵磨针,才成正果。
明-沈鲸--《双珠记·举途多谊》:龙头属老成,苦工夫积累,铁杵磨针。
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日:“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故事
清-西周生-第25回-《醒世姻缘》:那南方中的举人进士,不知费了先生多少掏成,多少指点,铁杵磨针,才成正果。
明-沈鲸--《双珠记·举途多谊》:龙头属老成,苦工夫积累,铁杵磨针。
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日:“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