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椽
拼音
cǎi chuá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cǎi的字 拼音为chuán的字 拼音为cai的字 拼音为chuan的字基础解释
栎木或柞木椽子。言俭朴。详细解释
栎木或柞木椽子。言俭朴。
《韩非子·五蠹》:“ 尧 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斲。”《史记·太史公自序》:“堂高三尺,土阶三等,茅茨不翦,采椽不刮。” 司马贞 索隐引 韦昭 曰:“采椽,櫟榱也。”《汉书·艺文志》:“茅屋采椽,是以贵俭。” 颜师古 注:“采,柞木也。” 宋 苏轼 《超然台记》:“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 章炳麟 《訄书前录·客帝匡谬》:“夫苟怠惰苟安,虽采椽茅茨,若自处於臣虏,可以亡国。”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采椽-汉语大词典采椽栎木或柞木椽子。言俭朴。
●《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史记·太史公自序》:“堂高三尺,土阶三等,茅茨不翦,采椽不刮。”
●司马贞索隐引韦昭曰:“采椽,栎榱也。”
●《汉书·艺文志》:“茅屋采椽,是以贵俭。”
颜师古注:“采,柞木也。”
●宋苏轼《超然台记》:“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
●章炳麟《訄书前录·客帝匡谬》:“夫苟怠惰苟安,虽采椽茅茨,若自处于臣虏,可以亡国。”
【采₂椽】采,柞木。通“棌”。以柞木作椽,不加削斲,言其儉樸。韓非子 五蠹:“堯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斲。”史記八七 李斯傳:“堯之有天下也,堂高三尺,采椽不斲。”索隱:“采,木名,卽今之櫟木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cǎi chuán
1、己酉,太上皇帝徙御崇光宫,采椽不斫,土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