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堂
拼音
dū tá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dōu的字 拼音为táng的字 拼音为dou的字 拼音为tang的字基础解释
1.唐尚书省署居中,东有吏、户、礼三部,西有兵、刑、工三部,尚书省的左右仆射总辖各部,称为都省,其总办公处称为都堂。 2.明代称都察院长官都御史、副都御史、佥都御史。又派遣到外省的总督、巡抚都带有都察院御史衔,亦称都堂。详细解释
唐 尚书省署居中,东有吏、户、礼三部,西有兵、刑、工三部,尚书省的左右仆射总辖各部,称为都省,其总办公处称为都堂。
宋 金 沿之。 唐 韦承贻 《策试夜潜纪长句于都堂西南隅》:“褒衣博带满尘埃,独自都堂纳卷回。” 清 赵翼 《漳州木棉庵怀古》诗:“五日都堂班絶席,百僚文案稟钧裁。”
明 代称都察院长官都御史、副都御史、佥都御史。又派遣到外省的总督、巡抚都带有都察院御史衔,亦称都堂。
《平山冷燕》第十一回:“这个 燕生员 ,乃是本郡 燕都堂 之子,叫做 燕白頷 。”参阅 清 梁章鉅 《称谓录·都堂》。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都堂 -中国文化史辞典一、官署名。唐代尚書令有辦公大廳,名都堂。都堂地處尚書省當中,東有吏、戶、禮三部辦公處,西有兵、刑、工三部辦公處。二、官稱。明代都禦史、副都禦史、僉都禦史稱都堂,而被差遣在外任總督巡撫的也稱都堂,故有三邊都堂、漕運都堂、巡撫都堂等。
都堂-中国历史辞典①尚书省总办公处的称呼。唐代尚书省的总办公处居中,东有吏、户、礼三部办公处,西有兵、刑、工三部办公处,尚书省的左右仆射、左右丞、左右司郎中、员外郎等官总辖各部,称为都省,故总办公处称为都堂。宋金尚书省的办公处也沿用此称。②明代称各衙署长官为堂官;都察院长官都御史、副都御史、佥都御史,以及被派遣到外省带有这些兼衔的总督、巡抚,均通称都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