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公夏五
拼音
guō gōng xià wǔ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guō的字 拼音为gōng的字 拼音为xià的字 拼音为wǔ的字 拼音为guo的字 拼音为gong的字 拼音为xia的字 拼音为wu的字基础解释
《春秋》一书中,“郭公”下未记事,“夏五”后缺“月”字。比喻文字脱漏。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郭公:布谷鸟的别称。
夏五:喻文本有残缺。
词典解释
郭公夏五-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郭公夏五ㄍㄨㄛ ㄍㄨㄥ ㄒㄧㄚˋ ㄨˇguō gōng xià wǔ郭公,指春秋莊公二十四年經文的脫漏之處。參見「郭公郭公」條。夏五,指春秋桓公十四年經文的脫漏之處。參見「夏五夏五」條。郭公夏五比喻缺漏的文字。也作「夏五郭公」。
郭公夏五-中华成语大词典郭公夏五
【拼音】:guō gōng xià wǔ
解释
《春秋》一书中,“郭公”下未记事,“夏五”后缺“月”字。比喻文字脱漏。
出处
《春秋·庄公二十四年》:“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郭公。”《春秋·桓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无冰。夏五。”
示例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出处
《春秋·庄公二十四年》:“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郭公。”《春秋·桓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无冰。夏五。”引证
春秋-左丘明--《左传·桓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无冰。夏五。
故事
春秋-左丘明--《左传·桓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无冰。夏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