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得
拼音
nà de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nà的字 拼音为de的字 拼音为na的字 拼音为de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那得-诗词曲语辞辞典那得诗词曲中又常见“那得”一语,除了用作词组表示“岂能”或“哪能获得”的含义以夕卜,也每每表示“怎”“怎么”的意思。此时“那得”已不是词组,而应看作一个整体的词。
▶白居易《山中戏问韦侍御》诗:“我抱栖云志,君怀济世才,常吟《反招隐》.那得人山来?”意谓你志在济世,又确有济世之才,现怎么也人山来了。
▶吕渭老《醉落魄》词:“明衣妆脸春梳掠,好好孕亭•,那得恁标格?”义亦同。
▶《永乐大典戏文=:种》《张协状元》二:“(净)《韵略》有甚难?一东二冬——(末)三和四?(净>三文酱、四文葱。(末)那得是市卖帐?”钱南扬先生注:“得,犹云岂,详《语辞汇释》‘得一’……言那《韵略》岂是市买帐呢?”按钱注释“得”为“岂”,把“那”看作指示代词,实际是将一个词分拆为二了,于文气殊不连贯。
▶其实“那得是”义即“怎么是'同剧一一:“肚饥米做饭,渴把腐煮羹,寒便吃酒,那得会口腥臭?”
▶又四一:“伊才跌下,那得遍身都是血?”
▶又四八:“那得一年踢气球,尊官记得?”均可资参证。
▶元本《琵琶记》剧一六:“(末)六口粮支了。(丑)小人有七口。(末)你说六口,那得七口?”
▶《世说新语•德行》:“……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意亦犹怎么一直不见您教导儿辈。其义亦同。按“那得”的这种用法亦可征之于六朝文献。
▶《南史•宋前废帝纪》:“太后怒,语侍者曰:‘将刀来破我腹,那得生宁馨儿?”’意言怎么生出如此忤逆不孝之子。见“那”。
那得怎得;怎会;怎能。
●《三国志·魏志·曹洪传》“于是泣涕屡请,乃得免官削爵土”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太祖曰:‘我家赀那得如子廉耶!’”
●唐钱起《送李秀才落第游荆楚》诗:“离居见新月,那得不思君。”
●明高启《方隐君山园》诗:“乃知厚业要德守,那得衰荣但言命?”
●瞿秋白《文艺杂着续辑·“矛盾”的继续》:“中国有这几百万几万万甘心做洋奴的人,那得不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