遴选
拼音
lín xuǎ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lín的字 拼音为xuǎn的字 拼音为lin的字 拼音为xuan的字基础解释
1.选拔(人才):~德才兼备的人担任领导干部。 2.泛指挑选:该厂生产的彩电被~为展览样品。详细解释
挑选;选拔。
《世说新语·言语》“ 陶公 疾篤,都无献替之言,朝士以为恨”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按 王隐 《晋书》载 侃 临终表曰:‘……伏愿遴选代人,使必得良才,足以奉宣王猷,遵成志业。’”《新唐书·贾曾传》:“ 玄宗 为太子,遴选宫僚,以 曾 为舍人。” 雷绍性 《名说》:“其遴选代表,为国民任事,较今统领之任期为尤短。”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遴选-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遴選
遴选-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同:遴選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lín xuǎn
1、[抉择]jué zé
挑选;选择:从速作出~。
2、[拣选]jiǎn xuǎn
选择:~上等药材。
3、[甄选]zhēn xuǎn
审查选定:~展品。~出国人员。
4、[典选]diǎn xuǎn
掌管选拔人才授官的事务。《旧唐书·文苑传上·王勃》:“初,吏部侍郎 裴行俭 典选,有知人之鉴。”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三·赵忠毅公择言》:“太宰 陈 公 有年 典选,予为主事。”
5、[采选]cǎi xuǎn
古代的一种游戏。类似后来的选官图、升官图。
6、[彩选]cǎi xuǎn
唐宋时的一种博戏。类似后来的升官图。相传为 唐 李郃 所制。
7、[选择]xuǎn zé
挑选:~对象。~地点。
8、[遴考]lín kǎo
经考核而选拔。明 沉德符《野获编·词林·选庶吉士之始》:“是科即有庶吉士 杨靖 者,试事於吏科,寻出使还,即陞户部侍郎,则遴考庶常,似是此年创始。”
9、[挑选]tiāo xuǎn
从若干人或事物中找出适合要求的:~人才。~苹果。医疗队的成员都是经过严格~的。
10、[遴择]lín zé
选择;挑选。
11、[遴拔]lín bá
犹选拔。
12、[遴拣]lín jiǎn
见“遴柬”。
13、[募选]mù xuǎn
从应募的人中选择适合的人。
14、[堂选]táng xuǎn
宋 时宰相选拔任命官吏叫堂选。
15、[延选]yán xuǎn
引荐。《资治通鉴·晋哀帝兴宁二年》:“本欲使诸公延选英儒,乃更猥滥如是!”
16、[捐选]juān xuǎn
选择。
17、[德选]dé xuǎn
谓以德行为标准选用人才。
18、[更选]gēng xuǎn
改选。《中国同盟会总章》第八条:“本会设总理一人,由全体会员投票公举,四年更选一次。”
19、[驳选]bó xuǎn
亦作“駮选”。旧指黜免已入选的官员。
20、[补选]bǔ xuǎn
为了补缺而在两次正规选举之间进行的选举。
21、[里选]lǐ xuǎn
古代中央命地方选荐人才的制度。
22、[候选]hòu xuǎn
清 制,京官自郎中以下,地方官自道员以下,凡初由考试或捐纳入仕,以及原官因故开缺依例起复,皆须赴吏部报到,听候依法选用,称为候选。清 李渔《比目鱼·荣发》:“且喜乡、会两塲,俱已报捷,只是未曾补官,还在京师候选。”清 叶名澧《桥西杂记·顺天乡试同考官》:“顺治 二年,定例乡试房考,京闈用中行及候选进士。”《文明小史》第五一回:“他家里很有几文,不到二十岁,就报捐了个候选道。”
23、[文选]wén xuǎn
1.文章选集:活页~。 2.也叫《昭明文选》。书名。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编选。选录自先秦至梁各代的诗文,分为三十七类。本书编者有意识地要把文学作品同哲学的历史的著作分开,宣传他的文学观点。但不免偏重辞藻。
24、[公选]gōng xuǎn
谓公开选拔,公众荐举。
25、[选取]xuǎn qǔ
挑选采用:~一条近路。经过认真考虑,他~了在职学习的方式。
26、[贵选]guì xuǎn
指朝廷重要官员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