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旨
拼音
yí zhǐ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yí的字 拼音为zhǐ的字 拼音为yi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基础解释
1.谓遗却精深的旨意。 2.指前人精深的旨意。 3.遗言;遗嘱。 4.犹遗诏。详细解释
谓遗却精深的旨意。
《文选·左思<魏都赋>》:“虽选言以简章,徒九復而遗旨。” 李善 注:“言虽选言简章,徒至九復,而犹遗其精旨也。”
指前人精深的旨意。
《晋书·慕容翰载记》:“上成先王遗旨,下谢山海之责。”《宋书·谢灵运传》:“析旷劫之微言,説像法之遗旨。” 宋 刘克庄 《哨遍》词:“嗟此意谁论,其言甚壮, 孔 颜 犹有遗旨。”
遗言;遗嘱。
《宋书·孝义传·余齐民》:“ 齐民 至性由中,情非外感,淳情凝至,深心天彻,跪讯遗旨,一慟殞亡。”
犹遗诏。
《晋书·何充传》:“及帝崩, 充 奉遗旨,便立太子,是为 穆帝 。”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后妃》:“自孟夏弗豫,有遗旨,金银珠玉不许自随。” 唐 柳宗元 《礼部为文武百寮请听政表》之三:“伏以万机至重,遗旨难违,再献表章,上尘旒扆。”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遗旨-汉语大词典遗旨1.谓遗却精深的旨意。
●《文选·左思<魏都赋>》:“虽选言以简章,徒九复而遗旨。”
李善注:“言虽选言简章,徒至九复,而犹遗其精旨也。”
2.指前人精深的旨意。
●《晋书·慕容翰载记》:“上成先王遗旨,下谢山海之责。”
●《宋书·谢灵运传》:“析旷劫之微言,说像法之遗旨。”
●宋刘克庄《哨遍》词:“嗟此意谁论,其言甚壮,孔颜犹有遗旨。”
3.遗言;遗嘱。
●《宋书·孝义传·余齐民》:“齐民至性由中,情非外感,淳情凝至,深心天彻,跪讯遗旨,一恸殒亡。”
4.犹遗诏。
●《晋书·何充传》:“及帝崩,充奉遗旨,便立太子,是为穆帝。”
●南朝梁元帝《金楼子·后妃》:“自孟夏弗豫,有遗旨,金银珠玉不许自随。”
●唐柳宗元《礼部为文武百寮请听政表》之三:“伏以万机至重,遗旨难违,再献表章,上尘旒扆。”
孔颜遗旨
【出典】 《论语·季氏》:“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又,《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参见“孔颜”条。
【释义】 《论语》中记述了孔子对出处进退的主张,也记述了孔子认为他同颜渊均能奉行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原则。孔颜遗旨,指此。
【例句】 送子归,是他隐居求志,是要明主媒当世。嗟此意谁论,其言甚壮,孔颜犹有遗旨。(刘克庄《哨遍·昔坡翁以〈盘谷序〉配〈归去来词〉……》2591)这里引孔颜遗旨称美李愿关于出处进退的言谈,符合圣贤遗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