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帝
拼音
dào guāng d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dào的字 拼音为guāng的字 拼音为dì的字 拼音为dao的字 拼音为guang的字 拼音为di的字基础解释
道光帝(1782-1852):清代皇帝。即爱新觉罗·旻宁。庙号宣宗,年号道光。满族。1820-1850年在位。统治期间,政治腐败。1838年因外国大量输入鸦片,引起财政危机,派林则徐赴广州禁烟。鸦片战争爆发后,他时战时和,最后妥协求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后病死。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道光帝-中国历史辞典(1782—1850)即爱新觉罗·旻宁。清代皇帝。庙号宣宗。年号道光。满族。1820—1850年在位。统治期间,政治腐败,人民奋起反抗,爆发了1831年(道光十一年)湘西瑶族起义。1835年山西先天教等起义。1838年因英美侵略者大量输入鸦片和白银外流引起财政危机时,他为维护封建统治,派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后,他举棋不定,时战时和,最后妥协投降。1842年8月,在英国侵略者炮舰政策威逼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从此,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久又与美国签订《望厦条约》,与法国签订《黄埔条约》,继续实行对外妥协政策,更加激起广大人民的反抗。他在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前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