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
拼音
zào jiù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zào的字 拼音为jiù的字 拼音为zao的字 拼音为jiu的字基础解释
1.培养使有成就:~人才。 2.造诣;成就(多指青年人的):在技术上很有~。详细解释
培养使有成就。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礼乐》:“虽勉自造就,力昭其苦心,使得峥嶸,略慰平生,而有不能也。” 清 魏源 《筹海篇三·议战》:“欲造就边才者,必用留心边事之督抚始。” 老舍 《四世同堂》五:“他不能相信她的本质就是不堪造就的。”
造诣,成就。
萧乾 《鹏程》三:“如今,教会看他有造就,特意派他出洋留学去。” 陈学昭 《工作着是美丽的》上卷三三:“她所期望他的是做一个好的医生,做一个技术上极有造就、极有贡献的医生。” 谌容 《人到中年》四:“两名有造就的眼科医生,一个已经倒下去了……一个即将离去。”
制作成;制造成。
《元典章·工部一·缎疋》:“各处提调官督责局官人等亲临,监视人匠如法织造,无粉糨匀密,造就堪好缎疋。” 太平天囯 黄从善 《诏书盖玺颁行论》:“当此之时,固当立成简册,垂文字於千秋;造就编章,仰规模於万世。” 柳青 《铜墙铁壁》第九章:“只要再造就干粮,人们临时可以最后收拾一下就离开村子。”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造就-中華語文大辭典造就造就ㄗㄠˋ ㄐ丨ㄡˋzàojiù1.培養,使成為人才。[例]不可~∣~大批優秀人才。2.造詣;成就。[例]總算有些~∣學術上頗有~∣至今尚無大的~。
造就-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造就ㄗㄠˋ ㄐㄧㄡˋzào jiù①培養培養①摧殘摧殘①培養、栽培。如:「造就人才。」②成就、成果。《儒林外史.第八回》:「表姪學業,近來造就何如?」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zào jiù
1、在逆境中磨炼是造就人才的一种途径。
2、远大的希望造就伟大的人物。
3、不是境况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境况。
4、敬业专业造就一番事业,诚信真心奉献一片爱心。
5、每场悲剧都会在平凡的人中造就出英雄来。
6、熊熊的热忱,凭着切实有用的知识与坚忍不拔,是最常造就成功的品性。戴尔.卡耐基。
7、一个人所有的成功和失败,都是其习惯造就的结果。
8、努力造就实力,态度决定高度。
9、许多次失败总会造就一次成功。
10、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的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
11、重点大学要为国家培养造就高素质的人才。
12、当你在弥留之际,别人对你的看法造就被抛到九霄云外。
13、玉不琢不成器,名师懂得怎样造就高徒。
14、随随便便指责学生不堪造就的教师,往往不是合格的教师。
15、时势造就很多人雄才大略。
16、成功,需要我们用水滴石穿一样的磨练造就。
17、台湾经济奇迹是全国人民戮力同心所造就的。
18、林黛玉长期寄人篱下,所以造就了她忧郁孤傲的性格。
19、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20、成功,是内心的造就。拉尔夫。
21、与众不同的经历,造就与众不同的未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zào jiù
1、[成就]chéng jiù
1.事业上的成绩:辉煌~。 2.完成(某项事业):~革命大业。
2、[提拔]tí bá
〈动〉选拔提升。
3、[塑造]sù zào
1.用泥土等可塑材料制成人物形象:庙里~了一尊泥菩萨。 2.用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手段表现人物形象:这篇小说成功地~了一位知识分子的形象。
4、[培植]péi zhí
1.栽种并细心管理(植物):许多野生草药已开始用人工~。 2.培养(人才);扶植(势力)使壮大:~新生力量。~亲信。
5、[炼就]liàn jiù
形成,造就。
6、[作育]zuò yù
1.培养,造就。明 李东阳《重建成都府学记》:“虽道德勋业与时高下,而作育之效,磋切之益,皆不可诬。”郭沫若《天才与教育》:“为国家作育人才,这也正是人人能行的新英雄的事业吧。” 2.指耕作、养护。《解放日报》1943.8.22:“多锄一次,米也出得多,又好吃,地又作育好了,明年容易捉苗。”
7、[教育]jiào yù
1.按一定要求培养人的工作,主要指学校培养人的工作:初等~。高等~。成人~。~方针。 2.按一定要求培养:教师的责任是~下一代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3.用道理说服人使照着(规则、指示或要求等)做:说服~。~干部要清正廉洁。
8、[培育]péi yù
1.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 2.使某种感情得到发展。 3.培养教育。
9、[培养]péi yǎng
1.以适宜的条件使繁殖:~细菌。 2.按照一定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使成长:~人才。~接班人。
反义词
zào jiù
1、[摧残]cuī cán
使人或物受到严重的损害。
2、[毁灭]huǐ miè
毁坏消灭;摧毁消灭:~证据。~罪恶势力。遭到~性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