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疏
拼音
tōng shū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tōng的字 拼音为shū的字 拼音为tong的字 拼音为shu的字基础解释
亦作“通疎”。亦作“通踈”。通情达理,洒脱爽朗。详细解释
亦作“ 通疎 ”。亦作“ 通踈 ”。通情达理,洒脱爽朗。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事事不通疏,没些灵变。”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三折:“你这廝外相儿通疎就里村,你今日结婚姻,喒就肯罢论。” 明 汤显祖 《紫钗记·仆马临门》:“须剔透,要通疏;那人家,多礼教。”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通疏-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通疏ㄊㄨㄥ ㄕㄨtōng shū通情達理,性格爽朗。《董西廂.卷六》:「姐姐為人是稔色,張生做事忒通疏。」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三折》:「你這廝外相兒通疏就裡村,你今日結婚姻,喒就肯罷論。」
通疏-汉语大词典通疏1.唐怀素《自叙帖》:“气概通疏,性灵欢畅。”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事事不通疏,没些灵变。”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摺:“你这厮外相儿通疏就里村,你今日结婚姻,咱就肯罢论。”
●明汤显祖《紫钗记·仆马临门》:“须剔透,要通疏;那人家,多礼教。”
2.通情达理,洒脱爽朗。
●唐怀素《自叙帖》:“气概通疏,性灵欢畅。”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事事不通疏,没些灵变。”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摺:“你这厮外相儿通疏就里村,你今日结婚姻,咱就肯罢论。”
●明汤显祖《紫钗记·仆马临门》:“须剔透,要通疏;那人家,多礼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