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儒达识
拼音
tōng rú dá shí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tōng的字 拼音为rú的字 拼音为dá的字 拼音为shí的字 拼音为tong的字 拼音为ru的字 拼音为da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基础解释
指知识渊博、明智达理的学者。同“通儒达士”。详细解释
- 【解释】:指知识渊博、明智达理的学者。同“通儒达士”。
按字解释
通儒:指通晓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
达识:富于才干、识见。
词典解释
通儒达识-中华成语大词典通儒达识
【拼音】:tōng rú dá shí
解释
指知识渊博、明智达理的学者。同“通儒达士”。
出处
《南齐书·礼志》:“汉之于周,世代于此,通儒达识,不以为非。”
示例
近义词
通儒达士
反义词
语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通儒达识见“通儒达士”。
出处
《南齐书·礼志》:“汉之于周,世代于此,通儒达识,不以为非。”引证
北宋-王钦若--《册府元龟》:若以阳气在南,则位应向北,阴气在北,则位宜向南。今南北二郊,一限南向,皇帝黑瓒阶东西向,故知坛墠无系于阴阳,设位宁拘于南北?群神小祠,类皆限南面,荐飨之时,北向行礼,盖欲申灵祇之尊,表求幽之义。魏世秦静使社稷别营,称自汉以来,相承南向。汉之于周,世代未远,鄗上颓基,商丘余树,犹应尚存,迷方失位,未至于此,通儒达识,不以为非。庾蔚之昔已有此议,后徐爰、周景远并不同,仍旧不改。
故事
北宋-王钦若--《册府元龟》:若以阳气在南,则位应向北,阴气在北,则位宜向南。今南北二郊,一限南向,皇帝黑瓒阶东西向,故知坛墠无系于阴阳,设位宁拘于南北?群神小祠,类皆限南面,荐飨之时,北向行礼,盖欲申灵祇之尊,表求幽之义。魏世秦静使社稷别营,称自汉以来,相承南向。汉之于周,世代未远,鄗上颓基,商丘余树,犹应尚存,迷方失位,未至于此,通儒达识,不以为非。庾蔚之昔已有此议,后徐爰、周景远并不同,仍旧不改。
造句
接龙
识多才广 广陵散绝 绝薪止火 火烛银花 花花绿绿 绿鬓朱颜 颜丹鬓绿 绿衣黄里 里里外外 外攘内安 安营下寨组词
近义词
tōng rú dá shí
1、[通儒达士]tōng rú dá shì
指知识渊博、明智达理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