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寸退尺
拼音
jìn cùn tuì chǐ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jìn的字 拼音为cùn的字 拼音为tuì的字 拼音为chǐ的字 拼音为jin的字 拼音为cun的字 拼音为tui的字 拼音为chi的字基础解释
进一寸,退一尺。比喻得到的少,失掉的多。详细解释
- 【解释】:进一寸,退一尺。比喻得到的少,失掉的多。
- 【出自】:《老子》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
- 【示例】:薄命不幸,动遭谗谤,~,卒无所成。
◎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 -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得不偿失
按字解释
进:前进;向前。
寸:长度单位。市寸的简称。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
退:退却;后退。
尺:市制中计量长度的单位。也叫市尺。1尺等于10寸,等于米,10尺为1丈。
词典解释
进寸退尺-汉语大词典进寸退尺1.进一寸,退一尺。语本《老子》:“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比喻得不偿失。
●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薄命不幸,动遭谗谤,进寸退尺,卒无所成。”
●元揭傒斯《过吕梁宿云梦城下遂与诸公分韵赋诗予得黄字》:“东西鱼贯牵百丈,进寸退尺奋且僵。”
●清许承钦《吕梁洪》诗:“复闻飞挽越长津,两岸槎牙横铁绠;进寸退尺百夫争,失势存亡寄俄顷。”
2.谓进退。
●明卢象升《剿寇第二要策疏》:“两军对垒,旗鼓相当,进寸退尺之间,便分胜败。”
进寸退尺
【拼音】:jǐn cùn tuì chǐ
解释
进一寸,退一尺。比喻得到的少,失掉的多。
出处
《老子》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
示例
薄命不幸,动遭谗谤,~,卒无所成。 ★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
近义词
得不偿失
反义词
得寸进尺
语法
作谓语、定语;比喻得不偿失
出处
《老子》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引证
唐-韩愈--《上兵部侍郎书》:薄命不幸,动遭谗谤,进寸退尺,卒无所成。
清-许承钦--《吕梁洪》诗:复闻飞挽越长津,两岸槎牙横铁绠。进寸退尺百夫争,失势存亡寄俄顷。
明-卢象昇--《剿寇第二要策疏》:两军对垒,旗鼓相当,进寸退尺之间,便分胜负。
唐-卢仝--《蜻蜓歌》:处处惊波喷流飞雪花,篙工楫师力且武,进寸退尺莫能度。
宋-朱翌--《山集·-·晓上乌石滩》:急滩上水船,进寸辄退尺。
唐-韩愈--《昌黎集·一五·上兵部李侍郎书》:薄命不幸,动遭谗谤,进寸退尺,率无所成。
南宋-张九成--《横浦诗钞·十九日杂兴》:仕途非所长,进寸辄退尺。
南宋-黎靖德-一二一-《朱子语类》:学者悠悠是大病。今觉诸公都是进寸退尺,每日理会些小文义,都轻轻拂过,不曾动得皮毛上。
故事
唐-韩愈--《上兵部侍郎书》:薄命不幸,动遭谗谤,进寸退尺,卒无所成。
清-许承钦--《吕梁洪》诗:复闻飞挽越长津,两岸槎牙横铁绠。进寸退尺百夫争,失势存亡寄俄顷。
明-卢象昇--《剿寇第二要策疏》:两军对垒,旗鼓相当,进寸退尺之间,便分胜负。
唐-卢仝--《蜻蜓歌》:处处惊波喷流飞雪花,篙工楫师力且武,进寸退尺莫能度。
宋-朱翌--《山集·-·晓上乌石滩》:急滩上水船,进寸辄退尺。
唐-韩愈--《昌黎集·一五·上兵部李侍郎书》:薄命不幸,动遭谗谤,进寸退尺,率无所成。
南宋-张九成--《横浦诗钞·十九日杂兴》:仕途非所长,进寸辄退尺。
南宋-黎靖德-一二一-《朱子语类》:学者悠悠是大病。今觉诸公都是进寸退尺,每日理会些小文义,都轻轻拂过,不曾动得皮毛上。
造句
jìn cùn tuì chǐ
1、薄命不幸,动遭谗谤,进寸退尺,卒无所成。 ◎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
接龙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长歌当哭 哭笑不得 得道多助 助人为乐 乐昌分镜 镜分鸾凤 凤枭同巢 巢倾卵破 破绽百出 出淤泥而不染 染丝之变 变幻莫测组词
近义词
jìn cùn tuì chǐ
1、[得不偿失]dé bù cháng shī
偿:抵得上。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反义词
jìn cùn tuì chǐ
1、[得寸进尺]dé cùn jìn chǐ
得了一寸,还想再进一尺。比喻贪心不足,有了小的,又要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