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笏
拼音
hái hù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hái的字 拼音为hù的字 拼音为hai的字 拼音为hu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还笏-汉语大词典还笏1.唐高宗将立武则天为后,褚遂良谏,帝不听。
●遂良致笏殿阶,叩头流血曰:“还陛下此笏!”
●事见《旧唐书·褚遂良传》。后用以称坚持原则而不惜弃官。
●唐唐彦谦《咸通中始闻褚河南归葬阳翟》诗:“不听还笏谏,几覆缀旒祧。”
●宋陆游《自嘲》诗:“独立未除还笏气,余生犹待阖棺论。”
2.致仕,辞官。
●宋刘克庄《贺新郎·跋唐伯玉奏稿》词:“古有一言腰相印,谁教他,满箧婴鳞疏。还笏退,不回顾。”
●元姚燧《耶律钧赠官制》:“固求还笏,难断抗章。”
还笏
【出典】 《旧唐书》卷八○《褚遂良传》:“(永徽)六年,高宗将废皇后王氏,立昭仪武氏为皇后,召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勣、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及遂良以筹其事。……遂良曰:‘……臣今不敢曲从,上违先帝之命,特愿再三思审。愚臣上忤圣颜,罪合万死,但愿不负先朝厚恩,何顾性命。’遂良致笏于殿陛,曰:‘还陛下此笏。’仍解巾叩头流血。帝大怒,令引出。”
【释义】 唐人褚遂良,太宗时官至中书舍人,每直言进谏,受遗诏辅政。高宗即位,拜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加光禄大夫。为谏止高宗废皇后王氏,致笏于殿陛。后常用此典咏直言极谏,也借以喻指辞官。
【例句】 ①还笏退,不回顾。(刘克庄《贺新郎·跋唐伯玉奏稿》2624)这里用褚遂良致笏事,称颂广东经略安抚使唐璘(伯玉)的不怕触怒皇帝,直言勇谏。②笑狂生,还笏易,上竿难。(刘克庄《最高楼》[辛亥后]2636)这里用“还笏”喻指辞官。自嘲辞官容易升官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