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馬
拼音
chē mǎ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chē的字 拼音为mǎ的字 拼音为che的字 拼音为ma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車馬-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車馬ㄔㄜ ㄇㄚˇchē mǎ車輛與馬匹。《孟子.梁惠王下》:「今王田獵於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文選.陶淵明.雜詩二首之一》:「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車馬 -中国文化史辞典我國的車,據說是夏朝奚仲發明的。從遠古到戰國,馬拉的車是人們陸行的主要交通工具。馬車不但平時用來乘人,載物,而且是戰爭中的主要裝備。戰國時趙武靈王開始“胡服騎射”,即學習北方少數民族騎馬作戰的方式,但當時戰車仍是中原地區主要的作戰工具。因此,先秦時代的文獻常常車馬並舉,說到馬即包括著車,說到車也意味著有馬。一般說來,戰國以前車馬是相連的,沒有無馬的車(牛車除外),也沒有無車的馬,所以古書上所謂“禦車”就是“禦馬”,“乘馬”就是“乘車”。《論語·雍也》:“赤(孔子弟子)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這裏的“乘肥馬”,意思是乘坐由肥壯的馬駕的車。戰國以後,騎馬之風漸盛,人們不僅騎馬作戰(即“單騎”),而且騎馬旅行。作為交通工具,馬與馬車逐漸分家,並行不廢;作為戰爭工具,靈便的單騎逐漸占據主導地位,相對笨重的戰車(馬車)逐漸衰落以至淘汰。上古乘車一般是“立乘”,即站立在車廂(輿)中,並很講究立乘時的儀容姿勢,即所謂“立車之容”。“坐乘”比較少見,那是尊老敬賢的一種表示。婦女乘車,則只能坐乘而不能立乘。坐乘也要講究“坐車之容”,不能太隨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