蹛林
拼音
dài lí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dài的字 拼音为lín的字 拼音为dai的字 拼音为lin的字基础解释
1.匈奴秋社之处。 2.借指匈奴。 3.古州名。详细解释
匈奴 秋社之处。
匈奴 土俗,秋社绕林木而会祭,故称。《史记·匈奴列传》:“秋,马肥,大会 蹛林 ,课校人畜计。” 司马贞 索隐引 服虔 曰:“ 匈奴 秋社八月中皆会祭处。” 张守节 正义引 颜师古 曰:“蹛者,﹝遶也,言﹞遶林木而祭也。 鲜卑 之俗,自古相传,秋祭无林木者,尚竖柳枝,众骑驰遶三周乃止,此其遗法也。” 元 柳贯 《次伯长待制韵送王继学修撰马伯庸应奉扈从上京》:“蹕道云开朝采正,蹛林风定雪花乾。”
借指 匈奴 。
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辞·徵调曲六》:“无劳凿空於大夏,不待蹶角於蹛林。” 宋 王安石 《次韵平甫喜唐公自契丹归》:“ 燕 人候望空甌脱,胡马追随出蹛林。” 清 唐孙华 《题<文姬入塞图>》诗:“一朝沸脣动天地,蹛林毳幙长流离。”
古州名。
唐 有 蹛林州 。属 陇右道 。初隶北庭都护府,后隶 凉州 都督府。在今 甘肃省 秦安县 东北。见《新唐书·地理志七下》。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蹛林-辞源3【蹛林】㊀ 匈奴秋社之處。秋社繞林而祭,謂之蹛林。史記一一〇 匈奴傳:“秋,馬肥,大會 蹛林,課校人畜計。”索隱:“服虔云:‘音帶。匈奴秋社八月中皆會祭處。’鄭氏云:‘地名也。’”漢書九四上 匈奴傳 顔師古 注:“蹛者,遶林木而祭也。鮮卑之俗,自古相傳,秋天之祭,無林木者,尚豎柳枝,衆騎馳遶三周迺止,此其遺法。”㊁州名。唐有 蹛林州,屬 隴右道,初隸 燕然都護府,後隸 涼州都督府。在今 甘肅 秦安縣東北。參閲 新唐書 地理志七下。
蹛林-汉语大词典蹛林1.匈奴秋社之处。
●匈奴土俗,秋社绕林木而会祭,故称。
●《史记·匈奴列传》:“秋,马肥,大会蹛林,课校人畜计。”
●司马贞索隐引服虔曰:“匈奴秋社八月中皆会祭处。”
●张守节正义引颜师古曰:“蹛者,﹝绕也,言﹞绕林木而祭也。鲜卑之俗,自古相传,秋祭无林木者,尚竖柳枝,众骑驰绕三周乃止,此其遗法也。”
●元柳贯《次伯长待制韵送王继学修撰马伯庸应奉扈从上京》:“跸道云开朝采正,蹛林风定雪花干。”
2.借指匈奴。
●北周庾信《燕射歌辞·征调曲六》:“无劳凿空于大夏,不待蹶角于蹛林。”
●宋王安石《次韵平甫喜唐公自契丹归》:“燕人候望空瓯脱,胡马追随出蹛林。”
●清唐孙华《题<文姬入塞图>》诗:“一朝沸唇动天地,蹛林毳幙长流离。”
3.古州名。
●唐有蹛林州。属陇右道。初隶北庭都护府,后隶凉州都督府。在今甘肃省秦安县东北。见《新唐书·地理志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