踽踽
拼音
jǔ jǔ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jǔ的字 拼音为jǔ的字 拼音为ju的字 拼音为ju的字基础解释
形容一个人走路孤零零的样子:~独行。详细解释
独行貌。
《诗·唐风·杕杜》:“独行踽踽。” 毛 传:“踽踽,无所亲也。” 宋 司马光 《复古诗首句云独步复静坐辄继二章》之一:“踽踽出东轩,徐徐步小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蛇人》:“方意 小青 不返,俄而踽踽独来,竟入笥卧。”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九:“常常可以看见一人,有时背着手,有时叉着腰,独行踽踽,来去踯躅。”
引申为落落寡合的样子。
宋 黄庭坚 《放言》之一:“踽踽众所忌,悠悠谁与归。” 宋 王令 《寄王介甫》诗:“古人踽踽今何取,天下滔滔昔已非。”
小步慢行貌。
《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回:“﹝ 赵王 ﹞揖 信陵君 就西阶, 信陵君 谦让不敢当客,踽踽然细步循东阶而上。” 殷夫 《给某君》诗:“漫着暮气凝烟的黄昏中,我们同踽踽于崎岖的街头。”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踽踽-中華語文大辭典踽踽踽踽ㄐㄩˇ ㄐㄩˇjǔjǔ〈書〉形容無伴獨行的樣子。[例]~而行。
踽踽-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踽踽jǔjǔ
书形形容一个人走路孤零零的样子:~独行。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jǔ jǔ
1、深秋的夜里,祥子在大街上踽踽独行。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jǔ jǔ
1、[慢步]màn bù
脚步缓慢;缓慢的脚步。
2、[独立]dú lì
1.单独地站立:~山巅的苍松。 2.脱离原来所属单位,成为另一单位:民俗研究室已经~出去了,现在叫民俗研究所。 3.军队在编制上不隶属于高一级的单位而直接隶属于更高级的单位,如不隶属于团而直接隶属于师的营叫独立营。 4.一个国家或一个政权不受别的国家或别的政权的统治而自主地存在:宣布~。 5.不依靠他人:~生活。~工作。经济~。
3、[慢慢]màn màn
1.舒缓悠长。唐 王建《江馆》诗:“水面细风生,菱歌慢慢声。” 2.形容容光焕发。《敦煌变文集·无常经讲经文》:“或是僧,伽蓝住,古貌慢慢如龙虎。”参阅 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慢慢》。 3.缓慢。亦指逐步,不是一下子。《水浒传》第五八回:“呼延灼 拍马上坡,三个勒转马头,慢慢走去。”《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列公压静,听説书的慢慢道来。”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十:“她悻悻地走去,倔强的背影慢慢消逝在弄堂里。” 4.犹言缓一缓,等到以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至于你令伯的话,只好慢慢再説。”
4、[独行]dú xíng
1.独自走路:踽踽~。 2.按自己的主张去做:独断~。~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