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加官
拼音
tiào jiā guā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tiào的字 拼音为jiā的字 拼音为guān的字 拼音为tiao的字 拼音为jia的字 拼音为guan的字基础解释
旧时戏曲开场或在演出中遇显贵到场时,加演的舞蹈节目,由一个演员戴假面具,穿红袍、皂靴,手里拿着“天官赐福”等字样的布幅向台下展示,表示庆贺。详细解释
旧时戏曲开场或在演出中遇显贵到场时,加演的舞蹈节目。由一个演员戴假面具,穿红袍、皂靴,手里拿着“天官赐福”、“指日高昇”、“一品当朝”等字样的布幅逐次向台下展示,表示庆贺。
《镜花缘》第八三回:“ 玉英 道:‘适因 小春 姐姐谈论跳加官,倒想起一个笑话。’” 陶菊隐 《袁世凯演义》第三三回:“如果隐身幕后,将来做不了开国元勋,充其量不过是一名跳加官的小角色而已。” 高阳 《慈禧前传》一:“匡源被叫作‘加官’,以戏中‘跳加官’例用小锣,其声‘匡、匡’。”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跳加官-中華語文大辭典跳加官ㄊ丨ㄠˋ ㄐ丨ㄚ ㄍㄨㄢtiàojiāɡuān傳統戲曲開場或演出中加演的舞蹈節目。由演員一人戴面具,穿紅袍、皂靴,手持「天官賜福」、「指日高升」等字樣的條幅邊跳邊展示,表示慶賀和祝福。
跳加官-辞源3【跳加官】傳統戲劇開場,先一人戴面具、袍笏緩步而出,循臺三匝,不作一聲,手裏拿着“天官賜福”、“指日高昇”、“一品當朝”等字樣的布幅逐一向臺下展示,謂之跳加官,祝觀衆加官進祿之意。儒林外史十:“戲子上來參了堂,磕頭下去,打動鑼鼓,跳了一齣加官,演了一齣 張仙送子,一齣 封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