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拼音
lù jiàn bù píng bá dāo xiāng zhù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lù的字 拼音为jiàn的字 拼音为bù的字 拼音为píng的字 拼音为bá的字 拼音为dāo的字 拼音为xiāng的字 拼音为zhù的字 拼音为lu的字 拼音为jian的字 拼音为bu的字 拼音为ping的字 拼音为ba的字 拼音为dao的字 拼音为xiang的字 拼音为zhu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路:道路,路径。
见:看见,看到。
不平:指不公正的事或人。
拔:把固定或隐藏在其他物体里的东西往外拉;抽出。
刀:用来切、割、斩、削、刺的工具。
相: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
助:帮助;协助。
词典解释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中華語文大辭典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中华成语大词典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拼音】:lù jiàn bù píng,bá dāo xiāng zhù
解释
在路上遇见欺负人的事情,就挺身而出帮助受害的一方。旧时为人们所称道的一种侠义行为。
出处
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二:“师曰:‘路见不平,所以按剑。’”
示例
这个是~,则是误伤人命。 ★元·杨显之《酷寒亭》楔子
近义词
见义勇为、路见不平,拔刀相救
反义词
冷眼旁观、袖手旁观、坐山观虎斗
语法
作主语、谓语、分句;指见义勇为
成语故事
蒋门神依仗张团练的势力霸占施恩的酒店,施恩向武松报告此事,求武松去帮忙讨回酒店。武松一向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就随施恩一起去快活林,他的武功非同小可,把蒋门神收拾得服服贴贴,乖乖将酒店退回给施恩
出处
引证
元-马致远-一折-《陈抟高卧》:每纵酒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颇生事端。
宋-释道元-卷二十二-《景德传灯录》:师曰:“路见不平,所以按剑。”
元-张国宾-第四折-《合汗衫》:幸得彼处上司,道我是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义士。
元末明初-施耐庵-四十四回-《水浒传》:戴宗、杨林看了,暗暗喝采道:“端的是好汉!此乃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直壮士也!”
明-冯梦龙-卷二一-《警世通言》:专好结交天下豪杰,任侠任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明-凌濛初-卷三-《初刻拍案惊奇》:他生得膂力过人,武艺出众,一生豪侠好义,真正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清-夏敬渠-四四回-《野叟曝言》:匡爷有如此本领,还要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怎自己的好朋友反忍袖手旁观?
现代-田汉-二场-《关汉卿》:古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我是无刀可拔,只有一枝破笔!
现当代-邓子恢--《红军入漳前后》:游击队员要像《水浒传》里的英雄好汉一样,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现代-茅盾-十-《霜叶红似二月花》:他赶快转过口又说道:“我不过路见不平,说几句气话罢哩!”
元-杨显之-楔子-《酷寒亭》:这个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则是误伤人命。
故事
元-马致远-一折-《陈抟高卧》:每纵酒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颇生事端。
宋-释道元-卷二十二-《景德传灯录》:师曰:“路见不平,所以按剑。”
元-张国宾-第四折-《合汗衫》:幸得彼处上司,道我是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义士。
元末明初-施耐庵-四十四回-《水浒传》:戴宗、杨林看了,暗暗喝采道:“端的是好汉!此乃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直壮士也!”
明-冯梦龙-卷二一-《警世通言》:专好结交天下豪杰,任侠任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明-凌濛初-卷三-《初刻拍案惊奇》:他生得膂力过人,武艺出众,一生豪侠好义,真正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清-夏敬渠-四四回-《野叟曝言》:匡爷有如此本领,还要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怎自己的好朋友反忍袖手旁观?
现代-田汉-二场-《关汉卿》:古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我是无刀可拔,只有一枝破笔!
现当代-邓子恢--《红军入漳前后》:游击队员要像《水浒传》里的英雄好汉一样,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现代-茅盾-十-《霜叶红似二月花》:他赶快转过口又说道:“我不过路见不平,说几句气话罢哩!”
元-杨显之-楔子-《酷寒亭》:这个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则是误伤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