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土
拼音
fù tǔ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fù的字 拼音为tǔ的字 拼音为fu的字 拼音为tu的字基础解释
1.古时坟墓隧道上承土的横板。 2.背土。 3.“负土成坟”之省。详细解释
古时坟墓隧道上承土的横板。
《周礼·春官·冢人》“以度为丘隧” 唐 贾公彦 疏:“隧道,则上有负土。”《墨子·备穴》“两柱共一员十一” 清 孙诒让 间诂:“‘员十一’,义不可通,下文两言‘员土’,疑‘十一’即‘土’字,传写误分之。然‘员土’亦无义,盖当为‘负土’。《周礼·冢人》 贾 疏云:‘隧道上有负土’,此为穴,亦为隧道,故有负土。盖以板横载而两柱直榰之,故云‘两柱共一负土’。”
背土。
《淮南子·齐俗训》:“故 伊尹 之兴土功也,脩脛者使之跖钁,强脊者使之负土。” 高诱 注:“脊强者任负重。”《梁书·韦叡传》:“时 景 於城外起东西二土山,城内亦作以应之, 太宗 亲自负土, 哀太子 以下躬执畚鍤。”
“负土成坟”之省。
《晋书·许孜传》:“俄而二亲没,柴毁骨立,杖而能起,建墓於县之 东山 ,躬自负土,不受乡人之助。” 宋 苏轼 《潘推官母李氏挽词》:“尚有升堂他日约,岂知负土一阡新。”参见“ 负土成坟 ”。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负土-汉语大词典负土1.古时坟墓隧道上承土的横板。
●《周礼·春官·冢人》“以度为丘隧”唐贾公彦疏:“隧道,则上有负土。”
●《墨子·备穴》“两柱共一员十一”清孙诒让间诂:“‘员十一’,义不可通,下文两言‘员土’,疑‘十一’即‘土’字,传写误分之。然‘员土’亦无义,盖当为‘负土’。《周礼·冢人》贾疏云:‘隧道上有负土’,此为穴,亦为隧道,故有负土。盖以板横载而两柱直榰之,故云‘两柱共一负土’。”
2.背土。
●《淮南子·齐俗训》:“故伊尹之兴土功也,脩胫者使之跖,强脊者使之负土。”
高诱注:“脊强者任负重。”
●《梁书·韦叡传》:“时景于城外起东西二土山,城内亦作以应之,太宗亲自负土,哀太子以下躬执畚锸。”
3.“负土成坟”之省。
●《晋书·许孜传》:“俄而二亲没,柴毁骨立,杖而能起,建墓于县之东山,躬自负土,不受乡人之助。”
●宋苏轼《潘推官母李氏挽词》:“尚有升堂他日约,岂知负土一阡新。”
参见“负土成坟”。
负土成坟
【拼音】:fù tǔ chéng fén
解释
背土筑坟。古代认为是一种孝义的行为。
出处
《后汉书·醒荣传》:“会朱普卒,荣奔丧九江,负土成坟。”
示例
王冕~,三年苫块。 ★《儒林外史》第一回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孝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