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
拼音
zī zhì tōng jià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zī的字 拼音为zhì的字 拼音为tōng的字 拼音为jiàn的字 拼音为zi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 拼音为tong的字 拼音为jian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資治通鑑-中華語文大辭典資治通鑑资治通鉴ㄗ ㄓˋ ㄊㄨㄥ ㄐ丨ㄢˋzīzhì tōnɡjiàn書名。宋‧司馬光主編,劉攽、劉恕、范祖禹等編纂,歷時十九年而成書。全書共二百九十四卷,上起戰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403B.C.)三家分晉,下終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959A.D.)征淮南事,為編年體通史。以時為綱,以事為目,歷記16朝,1362年間的歷史,全書藉由國家興衰之跡,生民休戚之事,寓善可為法,惡可為戒,以資宋朝皇帝治理國事的借鑑,故名。簡稱「通鑑」。
資治通鑑-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資治通鑑ㄗ ㄓˋ ㄊㄨㄥ ㄐㄧㄢˋzī zhì tōng jiàn書名。宋司馬光主編,劉攽、劉恕、范祖禹等編輯,二百九十四卷,目錄與考異各三十卷,有胡三省註。為編年史,上起戰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下終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西元959),計一千三百六十二年,欲資宋朝皇帝治理國事的借鑑。書中網羅宏富,舉凡國家興衰之跡,生民休戚之事,並寓善可為法,惡可為戒之意,文繁義博,體大思精,越十九年而書始成。又畢沅沿其例作續資治通鑑三百二十二卷,記自宋迄元的史跡。簡稱為「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