貔虎
拼音
pí hǔ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pí的字 拼音为hǔ的字 拼音为pi的字 拼音为hu的字基础解释
比喻勇猛的军队。详细解释
亦作“豼虎”。貔和虎。亦泛指猛兽。
三国 魏 阮籍 《搏赤猿帖》:“僕不想歘尔梦搏赤猿,其力甚於貔虎。” 明 王世贞 《将军行》:“翩翩执金吾,緹骑类貔虎。”
比喻勇猛的将士。
《后汉书·光武帝纪赞》:“ 寻邑 百万,貔虎为羣。”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驱貔虎,奋尺劒,入紫微,升帝道。” 唐 岑参 《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因呈院中诸公》诗:“阶下豼虎士,幕中鸳鷺行。” 明 孙贲 《送翰林典籍张敏行之官西上》诗:“九重下詔徵貔虎,推轂上将开都府。”
比喻桀骜不驯的武夫。
宋 苏辙 《乞定差管军臣僚札子》:“自祖宗以来,以管军八人总领中外师旅,内以弹压貔虎,外以威服夷夏。”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貔虎-辞源3【貔虎】貔與虎皆猛獸名,故以喻勇士。書 牧誓:“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羆,于 商郊。”後漢書 光武紀下 贊:“尋 邑百萬,貔虎爲羣。”王尋 王邑爲 王莽大將。也作“豼虎”。唐 岑參 岑嘉州詩一 陪狄員外早秋登府西樓因呈院中諸公:“階下豼虎士,幕中鴛鷺行。”
貔虎-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貔虎貔武
【出典】 《尚书·周书·牧誓》:“勖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罴,于商郊。”旧题汉·孔安国传:“貔……虎属也,四兽皆猛健,欲使士众法之奋击于牧野。”
【释义】 貔与虎均为猛兽,《尚书》用以比喻勇猛的将士。后世沿用为典。
【例句】 ①由来貔虎士,不满凤凰城。(杜甫《复愁十二首》其九2519)这里用“貔虎士”指禁军。②弟兄间世真飞将,貔虎归时似故乡。(杨巨源《述旧纪勋寄太原李光颜侍中二首》其一3752)这里用貔虎喻指李光颜,追述他班师时的英武气势。③断碛瞻貔武,临池识凤凰。(杨巨源《上刘侍中》3732)这里用貔武比喻刘侍中的勇猛善战。④鸳鸿随半仗,貔虎护重关。(杜牧《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桥即事十六韵献居守相国崔公兼呈工部刘公》6026)这里用貔虎指禁军,描述所见禁卫森严的情景。⑤豹狼毳幕三千帐,貔虎金戈十万军。(韩琮《京西即事》6550)这里以“貔虎”喻指军士,暗赞军士的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