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种子
拼音
dú shū zhǒng zǐ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dú的字 拼音为shū的字 拼音为zhǒng的字 拼音为zǐ的字 拼音为du的字 拼音为shu的字 拼音为zhong的字 拼音为zi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读书:上学;学习功课。
种子:指后嗣。多含有贬义。
词典解释
读书种子-中华成语大词典读书种子
【拼音】:dú shū zhǒng zǐ
解释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出处
宋·周密《齐东野语·书种文种》:“山谷云:‘士大夫子弟,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当名世矣。’”
示例
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绝矣。 ★《明史·方孝孺传》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主语、宾语;指读书人
读书种子读书人,能读书做学问的人。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一:“周益公云:汉二献皆好书,而其传国皆最远。士大夫家,其可使读书种子衰息乎?”
●《明史·方孝孺传》:“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儿女英雄传》第九回:“这乡村地方儿,可那里去找个真读书种子呢?”
●周素园《贵州民党痛史》第二篇第六章:“吾辈当为国家爱护人才,不当以‘莫须有’三字,摧残读书种子。”
出处
引证
现代-朱自清--《论雅俗共赏》:自己有些天分,又肯用功,就是个“读书种子”。
清-张廷玉等--《明史·方孝孺传》:先是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清-曾朴-二回-《孽海花》:自后道光年代,就只吴钟骏崧甫年伯,算为前辈争一口气,下一粒读书种子。
现代-梁实秋--《雅舍小品·书》:不管香不香,开卷总是有益。所以世界上有那么多有书癖的人,读书种子是不会断绝的。
近代-周素园-第二篇第六章-《贵州民党痛史》:吾辈当为国家爱护人才,不当以“莫须有”三字,摧残读书种子。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七·邵女》:(邵妻叹曰)王侯家所不敢望;只要个读书种子,便是佳耳。
宋-周密--《齐东野语·二〇书种文种》:山谷(黄庭坚)云:“四民皆坐世业,士大夫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当名世矣。”似祖裴(度)语。特易文种为书种耳。
故事
现代-朱自清--《论雅俗共赏》:自己有些天分,又肯用功,就是个“读书种子”。
清-张廷玉等--《明史·方孝孺传》:先是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清-曾朴-二回-《孽海花》:自后道光年代,就只吴钟骏崧甫年伯,算为前辈争一口气,下一粒读书种子。
现代-梁实秋--《雅舍小品·书》:不管香不香,开卷总是有益。所以世界上有那么多有书癖的人,读书种子是不会断绝的。
近代-周素园-第二篇第六章-《贵州民党痛史》:吾辈当为国家爱护人才,不当以“莫须有”三字,摧残读书种子。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七·邵女》:(邵妻叹曰)王侯家所不敢望;只要个读书种子,便是佳耳。
宋-周密--《齐东野语·二〇书种文种》:山谷(黄庭坚)云:“四民皆坐世业,士大夫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当名世矣。”似祖裴(度)语。特易文种为书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