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廌
拼音
jiě zh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xiè的字 拼音为zhì的字 拼音为xie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基础解释
即獬豸。详细解释
即獬豸。
《汉书·司马相如传》:“弄解廌。” 颜师古 注引 张揖 曰:“解廌似鹿而一角,人君刑罚得中则生於朝廷,主触不直者,可得而弄也。” 明 宋濂 《送张君之官山西宪府序》:“在物受之,则为解廌,为屈軼;在人受之,则为刚烈之士。”参见“ 解豸 ”。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解廌-中国神话大词典解廌
即“獬豸”。亦即“獬廌”、“觟”。《说文》十云:“廌,解廌,兽也,似山牛,一角;古者决讼,令触不直。”又云:“薦,兽之所食草,从艸从廌。古者神人以廌遗黄帝。黄帝曰:‘何食何处?’曰:‘食薦。夏处水泽,冬处松柏。’”又《玉函山房辑佚书》辑《田俅子》云:“尧时有獬廌,辑其毛为帝帐。”参见“獬豸”(357页)。
解廌ㄒㄧㄝˋ ㄓˋxiè zhì古代傳說中能分辨是非曲直的異獸。《說文解字.𢊁部》:「廌,解廌,獸也。似牛,一角。古者決訟,令觸不直者。」《漢書.卷五七.司馬相如傳上》:「推蜚廉,弄解廌。」也作「獬豸」、「獬廌」。